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雷锋、八十年代的张海迪、九十年代的赖宁……这些榜样人物曾经深深地影响了一代少年儿童。如今,引领新一代少年儿童健康向上的榜样又在哪里?今天,我们如何做榜样?如何实施榜样教育?如何使榜样教育有实效、有长效?
来到市北小学,一进大门,印有“我要学榜样、我会成为榜样”的巨大横幅赫然入目,彰显出学校独特而鲜明的校园文化。随着脚步的挪移,榜样教育的氛围愈显浓郁:教学大楼上悬挂着的醒目字条,大屏幕上不停滚动着琅琅上口的标语,学校网站里及时刷新着的榜样事迹,文化走廊中介绍着的各色榜样人物,教室里精心布置着的榜样展示台……整个校园就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新榜样文化教科书。
每天,每一个市北人都在学榜样、做榜样的榜样发展模式中改变自我。校园里的榜样越来越多,他们发挥着巨大的示范和辐射力量,从而促进了全体学生的不断发展。
市北小学校长季亚飞说道:“榜样离我们并不遥远,我们完全可以指引学生寻找到他们心中的榜样,并效仿他们、超越他们。其实,榜样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也可以做榜样。”
寻找身边的好榜样
新榜样教育的榜样来自学生身边。市北小学在榜样的树立过程中改变了传统榜样教育简单呆板的“宣传——号召”模式和缺乏吸引力、参与度的诟病,创新出海选、争创、发现等丰富多彩、喜闻乐见的新模式和毛遂自荐、学生互荐、师长推荐等推荐方式。好学、孝敬、才艺、爱书、惜时、运动、劳动、助人、自律……只要你有过人之处,只要你有值得大家学习的闪光点,都能成为同学们心中的好榜样。
为了形成良好的榜样氛围,学校在全体学生中开展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海选,经过推荐、班级考核、学校审核、事迹展评等环节,诞生了一批爱国爱校、孝敬长辈、尊敬师长、文明自律、诚实守信、勤奋好学、勇敢自信、勤俭自理、助人为乐、环保卫生、热爱运动的好榜样。每一种榜样类型,每一位榜样人物,都展示出市北学子的风采。
主题教育也是争创榜样的有效途径。市北小学结合节日、纪念日、上级活动等开展主题活动和“一月一主题”特色德育活动,培养榜样人物。如5月的劳动教育月、9月的尊师教育月、10月的爱国教育月、3月5日的助人教育活动、三八节前后的孝敬教育活动,还有结合体育节开展的热爱运动教育、结合读书节开展的好学教育活动……
榜样是随时涌现的,日常生活、学习中涌现的榜样更是难能可贵,最能反映人的素质。为此,他们还设立了各种形式的榜样推荐渠道,设立了推荐信、榜样事迹登记本、榜样电子信箱等,让同学、老师、家长和学生本人发现榜样及时推荐。
点滴进步成榜样
榜样教育并不是期望人人都能成为圣人、完人,而是让每个孩子在寻榜样、学榜样、做榜样的活动中学会欣赏别人,发展自己,享受成长的幸福。因此,让孩子们看到自己每天的点滴进步,让人人都有一种“我也能成为榜样”的自信和“我也要成为别人榜样”的需求,很重要。
在市北小学,榜样就是“星”,是学生喜欢和追逐的“偶像”。学校开展了一系列活动“秀”出榜样,如“感动市北”榜样表彰会、榜样展示秀、榜样人物文化长廊、榜样事迹宣传窗、榜样人物喜报。这样的展示平台,在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生热情的同时,也使大家实实在在地感受到榜样的具体行动和自己与榜样的差距。
成为榜样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更多时候我们看到的是点滴进步,而非质的飞跃,但这种进步又是何等重要,只有有了量的累积才会有质的提升。为了鼓励学生不断超越,学校设立了“春笋奖”,由班级调控,每周评选一次。而每天早晚,学校则统一安排5分钟时间,请班主任对全班学生进行谈话,总结表扬前一天表现出色或进步较大的同学;让学生们写下自己认为当天表现优秀的同学以及明天的努力目标。这样做,就是让学生每天都能进步,让自己也成为别人的榜样。
累累硕果显成效
经过多年的努力,“新榜样教育”已引领市北小学取得了显著的德育成效,并形成了鲜明的德育特色。学校先后获得区雏鹰红旗大队、区文明单位、区学习型校园等荣誉称号。以新榜样教育为主题的课题得到了区、市教科所及专家的好评,分别在区、市立项,现已送省立项。其中,阶段性报告获2010年区德育精品工程。这已是该校连续三届被评为区德育精品工程。
随着学校榜样教育的深入,“新榜样教育”形成了“树榜样——学榜样——做榜样——树更多榜样”的良性循环过程,使越来越多的学生步入先进行列,同时也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的肯定。今年3月,该校承办区少先队中队主题观摩活动,新榜样教育行动得到了领导和专家的一致认可。
现在,学校的各项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校风、学风良好,也大大激发了广大师生热爱学校、不断进取的思想感情。近几年,全校30多名教师、400多名学生,在各类比赛中成绩显著,2007年教师获奖27项、学生获奖25项;2008年教师获奖30项、学生获奖32项;2009年教师获奖35项、学生获奖40多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