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学习材料家庭教育的误区(转)
发布时间:2009-12-25   点击:   来源:武进政平小学   录入者:王云枝

 

学习材料

家庭教育的误区()

    有些虚假可以乱真,被它们欺骗可能是判断的错误。——拉罗什富科

    偷饼贼

    某晚,有位妇女在机场候机,在起飞之前她还有好几个小时时间, 她在机场商店里找到了一本书,买了一袋甜饼之后找个地方坐下。 她沉浸在书里,却无意中发现,那个坐在她旁边的男人,竟然如此无耻,从他们中间的袋子里抓起一两块甜饼,她试着回避这件事,避免大发脾气。她读着书,使劲嚼着甜饼,看着钟点,

    当那个“偷饼贼”继续减少她的甜饼的时候。时间一分一分过去,她越来越气愤,她想:“如果我不是这样宽容,我一定打得他鼻青脸肿!”她每拿一块甜饼,他也跟着拿一块。当只剩一块时,她猜测他会怎么做。他的脸上浮现出笑意,并且略带拘谨,他抓起了最后那块甜饼,把它分成了两半。他递给她半块,自己吃了另一半。她从他手中抢过半块饼,并且想到:“啊,天哪,这个家伙还真有点紧张,但却很无礼,他为什么连感谢的话都不说一句?”她从没想到她已经变得十分刻薄,当她的航班通知登机时,她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她收拾起自己的物品走向门口,拒绝回头再看一眼那个“偷窃而且忘恩负义的人”。她登上飞机,坐到自己的座位,然后找寻她那本已经快看完了的书。当她把手伸进行李包,她因意外而紧张得透不过气来。在她面前的是她那一袋甜饼!“如果这是我的,”她绝望地呻吟道,“那么另一包就是他的,而他却尽力与我分享!太迟了,已经无法道歉,她是那样地难过,那个无礼、忘恩负义的偷饼贼,恰恰是自己!

    (瓦洛尔·克克斯)这个小误会给我们这样的启发,不要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在教育孩子中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以免等飞机起飞了,孩子长大了而没有了弥补的机会了会留下终生遗憾。

   

    第一节   重学习成绩轻全面发展

   

    这一节的重点是:掌握重智育轻全面发展对孩子成长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强调: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一是造成孩子缺乏理想和责任;二是适应能力差;三是理想破灭后的失落和焦虑。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也应该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而当代家庭教育中,片面追求学业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重学习成绩轻全面发展的表现:很多家长为孩子设计了“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出国”这样一条生活理想轨道。狭隘地认为只有升学的学生才是人才,而不考虑孩子的智力水平、学习品质、学习基础、基本能力、身体条件等,一厢情愿地把孩子往高考的独木桥上赶。在“德、智、体、美、心”五育之中,家长眼睛只盯着“智育”,把学习好当作好孩子的唯一标准。“只要你把学习搞好就行,别的什么也不用你管”是家长的口头禅。在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之间,只重视课内知识;在书本知识与非书本知识之间,只重视书本知识;在“主科”与“副科”之间,只重视与升学有关的所谓“主科”。在读者上有过这样一段话:美国学校的考试是为学习而考:学生学什么学校考什么么,而中国的考试是为考试而学,是学校考什么学生学什么。所以导致了一些高分低能的大学生。是只会考试的机器,而一旦走向社会,就变得无所适从。表现在家长对孩子在艺术、体育、技能、技巧、劳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和特长的发展过于功利化了,使原本对音乐、乐器、舞蹈、体育等有兴趣的,就一心想着如何让孩子考级呀,比赛拿名次呀,等等,这一切都是为升学打基础,反而让孩子对所喜欢的特长失去了兴趣。

    把孩子的一切课外活动、业余爱好、礼尚往来,都看成是不务正业,予以限制。家长之所以片面追求孩子的学业,主要是因为受升学、就业压力的影响,以及对人才的片面理解。重学习成绩轻智力开发对孩子产生许多不良影响:

    1. 缺乏理想和责任

    由于家长灌输给孩子的都是学习,而学习的目的与动机仅仅是为了升学,加之缺乏全面的教育,致使一些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个人与家庭、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缺乏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的远大理想;缺乏对家庭,对团体,对社会的责任感。

    马家爵故意杀人案发生后,他的中学的老师说我们送到大学的时候本来是一个优秀学生,可是怎么就成了杀人犯。马家爵自己说不光我他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他认识的不少大学生都是失败者,为什么是失败者?因为很多人虽然上了大学,但却迷惘的,他们没有理想和责任,不知道人生的理想和责任是什么?在哪里?除了有知识,智商高,考试的分数高,以外,却不知道怎样做事、怎样做人。在生活、学习、交往中遇到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在马家爵残忍的杀害了四个同学,剥夺了四个鲜活的生命后又周密地策划了自己的逃离线路。利用自己的聪明掩饰自己的残忍。他的自私,狭隘是从小缺乏理想和责任心教育的结果。一个人如果有理想,有了责任他不有了爱心、爱父母、爱同学、爱社会,他就会用大度、包容去化解眼前小的得失。如果他的心中有爱,有阳光他能想到年事已高的父母因他的犯罪将面临着怎么的痛苦和无奈时。他就不会做出如此暴虐的举动了。

    可见理想、责任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下面我们再讲一位母亲重视对儿子理想、责任及人生观的教育,其产生的良好的教育的结果来说明理想的责任的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其作用之大,不可限量:

  王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中生,在省、市小有名气,喜绘画、 善作文、能演讲、会做节目主持人。

    然而,在这个出众的少年身上,反映的却是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他的考试成绩并不拔尖,每每排名全班第十位以后。于是,着眼于考试名次的人,问他母亲李晓凡如何看待这现象,李晓凡的回答令人感到意外。她说,这没有什么。我重视的是儿子能够健康成长,即心理和身体同样健康。王根5岁就显示了超人的聪明,有人说他是神童,李晓凡的回答同样令人感到意外。她说,我的儿子不是神童,我也不相信有什么神童。我只相信孩子的成长规律是:犯错误——改正错误——再犯错误——再改正错误。在这个过程中,做家长的要适时地给予科学的点拨,做一个与孩子同行的知心朋友,特别是对理想和责任的教育更是从小就根植于他幼小的心灵深处。

  李晓凡时常对人讲,她的儿子性格开朗,心地善良,能力强,但更重要的是这个孩子对社会的、对学校、对家庭都有极强的责任心,这位母亲也常常给儿子讲,我国历代流芳千古、被人尊崇的历史人物中,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比如杜甫,自己的家里像他的诗中所描绘的:八月秋高风怒嚎,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然而在这样的穷困潦倒的竟况中他想到的却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这样的大理想的教育中,这位母亲直言不讳地说,我希望我的儿子学得扎实,玩得痛快,胸有大志,而不希望一个花环又一个花环地套在他头上。

  王根读初中三年级时,有一天,有人动手打了他们班的同学,其中的一个同学眼镜片被打碎,扎破了眼睛,伤势很重。王根毫不犹豫地冲过去,双手紧紧地抱住打人的人,止住事态,同时招呼本班的几个同学,分头报告老师和找车送伤者去医院。他果断提出去眼科医院,待到伤者的亲属和老师赶来时,一切已经安排妥当,令人叹服。谈起这件事,李晓凡说她满意的是儿子的爱心、责任、和处事果断的能力。

    这样的心理素质,无疑是每个成功者所必需的,然而这是需要不断地磨练和积累的。王根读小学时当了少先队大队干部。由于孩子的天性,他淘气,上课和同学说话。这些缺点被少数同学抓住,便不服从他的管理,而且讥讽他。他气哭了,撕下缀在胳膊上的大队干部符号。母亲知道了,故意试探地问:“要不要妈妈去找那些同学算账?”儿子摇头。母亲又问:“妈妈去找老师反映?”儿子仍然摇头。妈妈窃喜,遂让儿子自己去思考,同时加以点拨,指出当干部应该起模范表率作用,还要心胸宽广。(妈妈对孩子的点拨及时、适当,让孩子越过了心理障碍。)转眼间春节到了,在联欢会上,王根特意邀请反对他的同学:“我想和你同唱一首歌,好吗?”在歌声中,冰释前嫌。

    还有一次哈尔滨市要在小学生中评选10个小明星,在绘画方面,凭王根的水平和名气,无人能够与他竞争,如果一旦当选小明星即可赴俄罗斯参观游览,这委实是个不小的诱惑。这时,李晓凡想到了一个家境清贫而身体状况欠佳的小女孩。这个女孩也喜欢绘画,李晓凡曾经在纸张等方面资助过她。但是,从绘画水平和名气上讲,这女孩比不上王根,这是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当李晓凡了解到这个女孩也申报争当绘画小明星时,她思想上产生了激烈的斗争。因为毕竟是儿子的一次难得的机遇,但她同时想到这也是升华儿子精神境界的机会。于是,她想让儿子放弃。她耐心征求儿子的意见,儿子想了想说:“好吧,我不去了。”李晓凡听了儿子的回答,欣慰无比,因为在这个不大不小的考验面前,儿子交出了让人满意的答卷……

    王根面临的考验既有如何面对荣誉,也有怎样对待挫折的问题。无论荣誉还是挫折,都是“关隘”ai,都会在心理上有所反应,都需要做家长的与孩子共同承受和处理。

    香港回归前夕,哈尔滨市要组织一次演讲比赛,王根当然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可是,恰在前不久,他的摸底考试成绩居中,很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母亲相信儿子,同意他参加演讲比赛,还为他找了不少有关的书刊材料。母亲的理解与信任,给了儿子很大的鼓舞。他加紧准备,最终获得了成功,演讲时引发了全场的热烈掌声。岂料,从此后他放松了准备。在随后不久举行的全国纪念周恩来总理百年诞辰演讲比赛黑龙江省赛区比赛时,他遭受了失败,没有选上,哭了。母亲没有替他强调客观原因,而是语重心长地告诫他:松懈和不认真,是自满情绪的表现。这是很多人难以走出的怪圈,你应该有毅力战胜自己。

    母亲没有仅仅停留在道理的灌输上,而是适时地“拉”儿子一把。她是怎样“拉”的呢?

    ——又到了评“三好学生”的时候了,王根已经被提名,可是母亲却主动要求学校把儿子从名单上拿下来;学校要进行学生干部竞选,母亲说服儿子放弃竞选;王根有多项技艺和  特长,按照规定可以加分,母亲也要求学校不要给儿子加分……面对眼看到手的荣誉和应当得到的待遇失去了,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竟然能够以平静心态对待,这是其逐渐成熟的表现,而在这“成熟”的背后,却是母亲大量、细致、深入儿子内心世界的思想交流。(母亲重素质教育,不急功近利,令人称道。)

    王根的父亲英年早逝了。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儿子承受了成年人也难以承受的精神打击。看着像母亲一样疼爱他的父亲将不久于人世,他心如刀绞,却佯装宽心,为父亲送药,给父亲擦脸。他强忍住泪水,说:“爸爸和妈妈相亲相爱,没有丝毫后悔和遗憾,你们很幸福。我是爸爸生命的延续,我会像爸爸那样为人,做事……”母亲目睹这一切,悲痛与欣慰一起涌上心头——她为失去最亲爱的人而悲痛,更为儿子身上有了和父母一样的品质而欣慰……

    “我们的儿子王根只是一棵小树,正在成长……”李晓凡没有说下去,但是心愿已经显而易见,这就是她要帮助他的儿子健康成长,永远不被虫蛀,不被狂风吹倒,成为林中的一株秀木……                                    

    这位母亲的成功经验中,给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天下已任的宏伟大志,注重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是母亲李晓凡教子成功的特点。她的孩子王根不仅善绘画、善作文,能演讲、会做节目主持人,更重要的是性格开朗,心地善良,善待挫折,善与人处,办事能力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她以慈母的爱心温暖孩子,以严师的教诲要求孩子,又以朋友的姿态帮助孩子,重视与孩子的心灵沟通,让他懂得如何对待成功、荣誉,如何对待困难、失败,以及如何对待同学、朋友。母亲把儿子看作一棵正在成长的小树,在精心地为它松土、浇水、施肥、杀虫。如果孩子有了这样一好的生活环境,那么,小树,一定会成为林中的秀木。 

          

    2. 不良影响是适应能力差

    由于死啃书本,缺乏各方面的实践活动,必然影响心理对适应客观环境的调控能力的发展,导致自理能力、交际能力、适应能力的低下,独立意识得不到健康发展。这样的孩子心理是脆弱的,很难经受变化了的环境和不良环境的考验。

社会和未来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有人形象的比喻:德育不好的是废品,智育不好的是次品,体育不好的是残品。而那种把智力同其它四育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的认识都是错误的。现在引起这些现象的不当的学校育人环境。

  调查有70--80%的学生认为老师留的作业多,课下做不完;课外资料多,有随课本来的,有老师发的,有家长给买的,每科都有三四套,而现在很多课外资料常常把一些难题、偏题和一些竞赛试题加进去,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样就造成作业负担过重,有40%的孩子产生“厌学”、失落、焦虑情绪。

     没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端正的人生观,就不可能有顽强的毅力在学习上拼搏;没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学业也就失去了保障;没有劳动实践,就不容易培养起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而没有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就没有健全的人格。所以说:德、志、体、美、劳的五育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专家给家长开出的菜单;

    菜单一:多赞扬,少批评指责。孩子其实是很脆弱的,孩子有一颗玻璃心。这颗脆弱的心承载太多的来自家长的负面语言,将会碎裂成无数的自卑因素,刺伤自己。谁也不喜欢总是受家长的数落、指责。孩子是越表扬越上进,越批评越下滑。说你行,你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少抓住无关大局的小缺点大做文章。当然表扬也有方法,有也度,全看家长去把握了。

    菜单二:放低标准,给孩子减压。家长不要总盯住分数不放,要重过程不重结果。因为孩子的发展潜力还很大,一时的退步不等于以后不进步,也许孩子的起跑点比较低,但能说终点站他一定落后于别人吗?所以,家长要从长计,不要把目光锁定在眼前,只要孩子尽力了,就得理解和宽容。不要期望值太高,去追求完美无缺,孩子不可能样样出色。不能抱有买彩票的心理,赢了再赢是不可能的,要淡化自己的分数观,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要拿孩子与其他人对比,以伤孩子的自尊。

    菜单三:放手孩子,给锻炼的机会。儿童的自卑与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差很有关系。家长不要从小事事包办,一切替孩子做好。尤其是隔代抚养中,孩子容易被祖辈溺爱。不要嫌孩子手脚不灵活,动作慢。因为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还不够好,从不熟练到熟练,是必经的过程。该让孩子做的要放手让他做,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当中要多鼓励,帮助孩子体验一次次成功。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要从小多带孩子走出家庭小圈子,参加集体活动,在社会交往中培养乐观自信、大方活泼的好品格。这样才不会使他的各方面能力落后于同年龄人,脸上才能写满自信,与自卑绝缘。

   

    看过一则寓言,在广阔的非洲大草原上,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动物们都开始练习奔跑了。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说:“孩子,你必须跑的再快些,再快些,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

    小狮子累的奄奄一息“可是我要是现在就累死以后就没有机会了。不定我以后我们会有机会找到其它可以吃的食物呢。”

    在另外的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的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的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一定会被它们吃掉的。”

    小羚羊也累的奄奄一息:“如果你现在就让我累死,将来连机会都没有了呀。”把心态放平,做任何事都不能过犹不及。

 

 

   

()

    有些虚假可以乱真,被它们欺骗可能是判断的错误。——拉罗什富科

    偷饼贼

    某晚,有位妇女在机场候机,在起飞之前她还有好几个小时时间, 她在机场商店里找到了一本书,买了一袋甜饼之后找个地方坐下。 她沉浸在书里,却无意中发现,那个坐在她旁边的男人,竟然如此无耻,从他们中间的袋子里抓起一两块甜饼,她试着回避这件事,避免大发脾气。她读着书,使劲嚼着甜饼,看着钟点,

    当那个“偷饼贼”继续减少她的甜饼的时候。时间一分一分过去,她越来越气愤,她想:“如果我不是这样宽容,我一定打得他鼻青脸肿!”她每拿一块甜饼,他也跟着拿一块。当只剩一块时,她猜测他会怎么做。他的脸上浮现出笑意,并且略带拘谨,他抓起了最后那块甜饼,把它分成了两半。他递给她半块,自己吃了另一半。她从他手中抢过半块饼,并且想到:“啊,天哪,这个家伙还真有点紧张,但却很无礼,他为什么连感谢的话都不说一句?”她从没想到她已经变得十分刻薄,当她的航班通知登机时,她如释重负般松了口气,她收拾起自己的物品走向门口,拒绝回头再看一眼那个“偷窃而且忘恩负义的人”。她登上飞机,坐到自己的座位,然后找寻她那本已经快看完了的书。当她把手伸进行李包,她因意外而紧张得透不过气来。在她面前的是她那一袋甜饼!“如果这是我的,”她绝望地呻吟道,“那么另一包就是他的,而他却尽力与我分享!太迟了,已经无法道歉,她是那样地难过,那个无礼、忘恩负义的偷饼贼,恰恰是自己!

    (瓦洛尔·克克斯)这个小误会给我们这样的启发,不要想当然的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在教育孩子中多听听孩子的心声,以免等飞机起飞了,孩子长大了而没有了弥补的机会了会留下终生遗憾。

   

    第一节   重学习成绩轻全面发展

   

    这一节的重点是:掌握重智育轻全面发展对孩子成长所产生的不良影响。

    强调:不良的影响主要表现:一是造成孩子缺乏理想和责任;二是适应能力差;三是理想破灭后的失落和焦虑。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也应该是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则。而当代家庭教育中,片面追求学业的现象是十分普遍的。重学习成绩轻全面发展的表现:很多家长为孩子设计了“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出国”这样一条生活理想轨道。狭隘地认为只有升学的学生才是人才,而不考虑孩子的智力水平、学习品质、学习基础、基本能力、身体条件等,一厢情愿地把孩子往高考的独木桥上赶。在“德、智、体、美、心”五育之中,家长眼睛只盯着“智育”,把学习好当作好孩子的唯一标准。“只要你把学习搞好就行,别的什么也不用你管”是家长的口头禅。在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之间,只重视课内知识;在书本知识与非书本知识之间,只重视书本知识;在“主科”与“副科”之间,只重视与升学有关的所谓“主科”。在读者上有过这样一段话:美国学校的考试是为学习而考:学生学什么学校考什么么,而中国的考试是为考试而学,是学校考什么学生学什么。所以导致了一些高分低能的大学生。是只会考试的机器,而一旦走向社会,就变得无所适从。表现在家长对孩子在艺术、体育、技能、技巧、劳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兴趣和特长的发展过于功利化了,使原本对音乐、乐器、舞蹈、体育等有兴趣的,就一心想着如何让孩子考级呀,比赛拿名次呀,等等,这一切都是为升学打基础,反而让孩子对所喜欢的特长失去了兴趣。

    把孩子的一切课外活动、业余爱好、礼尚往来,都看成是不务正业,予以限制。家长之所以片面追求孩子的学业,主要是因为受升学、就业压力的影响,以及对人才的片面理解。重学习成绩轻智力开发对孩子产生许多不良影响:

    1. 缺乏理想和责任

    由于家长灌输给孩子的都是学习,而学习的目的与动机仅仅是为了升学,加之缺乏全面的教育,致使一些学生不能正确理解个人与家庭、自己与他人、自己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缺乏为祖国,为人民而学习的远大理想;缺乏对家庭,对团体,对社会的责任感。

    马家爵故意杀人案发生后,他的中学的老师说我们送到大学的时候本来是一个优秀学生,可是怎么就成了杀人犯。马家爵自己说不光我他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他认识的不少大学生都是失败者,为什么是失败者?因为很多人虽然上了大学,但却迷惘的,他们没有理想和责任,不知道人生的理想和责任是什么?在哪里?除了有知识,智商高,考试的分数高,以外,却不知道怎样做事、怎样做人。在生活、学习、交往中遇到一点小事就耿耿于怀。在马家爵残忍的杀害了四个同学,剥夺了四个鲜活的生命后又周密地策划了自己的逃离线路。利用自己的聪明掩饰自己的残忍。他的自私,狭隘是从小缺乏理想和责任心教育的结果。一个人如果有理想,有了责任他不有了爱心、爱父母、爱同学、爱社会,他就会用大度、包容去化解眼前小的得失。如果他的心中有爱,有阳光他能想到年事已高的父母因他的犯罪将面临着怎么的痛苦和无奈时。他就不会做出如此暴虐的举动了。

    可见理想、责任的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

    下面我们再讲一位母亲重视对儿子理想、责任及人生观的教育,其产生的良好的教育的结果来说明理想的责任的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石。其作用之大,不可限量:

  王根,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高中生,在省、市小有名气,喜绘画、 善作文、能演讲、会做节目主持人。

    然而,在这个出众的少年身上,反映的却是一种耐人寻味的现象——他的考试成绩并不拔尖,每每排名全班第十位以后。于是,着眼于考试名次的人,问他母亲李晓凡如何看待这现象,李晓凡的回答令人感到意外。她说,这没有什么。我重视的是儿子能够健康成长,即心理和身体同样健康。王根5岁就显示了超人的聪明,有人说他是神童,李晓凡的回答同样令人感到意外。她说,我的儿子不是神童,我也不相信有什么神童。我只相信孩子的成长规律是:犯错误——改正错误——再犯错误——再改正错误。在这个过程中,做家长的要适时地给予科学的点拨,做一个与孩子同行的知心朋友,特别是对理想和责任的教育更是从小就根植于他幼小的心灵深处。

  李晓凡时常对人讲,她的儿子性格开朗,心地善良,能力强,但更重要的是这个孩子对社会的、对学校、对家庭都有极强的责任心,这位母亲也常常给儿子讲,我国历代流芳千古、被人尊崇的历史人物中,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比如杜甫,自己的家里像他的诗中所描绘的:八月秋高风怒嚎,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

    俄倾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然而在这样的穷困潦倒的竟况中他想到的却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在这样的大理想的教育中,这位母亲直言不讳地说,我希望我的儿子学得扎实,玩得痛快,胸有大志,而不希望一个花环又一个花环地套在他头上。

  王根读初中三年级时,有一天,有人动手打了他们班的同学,其中的一个同学眼镜片被打碎,扎破了眼睛,伤势很重。王根毫不犹豫地冲过去,双手紧紧地抱住打人的人,止住事态,同时招呼本班的几个同学,分头报告老师和找车送伤者去医院。他果断提出去眼科医院,待到伤者的亲属和老师赶来时,一切已经安排妥当,令人叹服。谈起这件事,李晓凡说她满意的是儿子的爱心、责任、和处事果断的能力。

    这样的心理素质,无疑是每个成功者所必需的,然而这是需要不断地磨练和积累的。王根读小学时当了少先队大队干部。由于孩子的天性,他淘气,上课和同学说话。这些缺点被少数同学抓住,便不服从他的管理,而且讥讽他。他气哭了,撕下缀在胳膊上的大队干部符号。母亲知道了,故意试探地问:“要不要妈妈去找那些同学算账?”儿子摇头。母亲又问:“妈妈去找老师反映?”儿子仍然摇头。妈妈窃喜,遂让儿子自己去思考,同时加以点拨,指出当干部应该起模范表率作用,还要心胸宽广。(妈妈对孩子的点拨及时、适当,让孩子越过了心理障碍。)转眼间春节到了,在联欢会上,王根特意邀请反对他的同学:“我想和你同唱一首歌,好吗?”在歌声中,冰释前嫌。

    还有一次哈尔滨市要在小学生中评选10个小明星,在绘画方面,凭王根的水平和名气,无人能够与他竞争,如果一旦当选小明星即可赴俄罗斯参观游览,这委实是个不小的诱惑。这时,李晓凡想到了一个家境清贫而身体状况欠佳的小女孩。这个女孩也喜欢绘画,李晓凡曾经在纸张等方面资助过她。但是,从绘画水平和名气上讲,这女孩比不上王根,这是个不争的事实。然而,当李晓凡了解到这个女孩也申报争当绘画小明星时,她思想上产生了激烈的斗争。因为毕竟是儿子的一次难得的机遇,但她同时想到这也是升华儿子精神境界的机会。于是,她想让儿子放弃。她耐心征求儿子的意见,儿子想了想说:“好吧,我不去了。”李晓凡听了儿子的回答,欣慰无比,因为在这个不大不小的考验面前,儿子交出了让人满意的答卷……

    王根面临的考验既有如何面对荣誉,也有怎样对待挫折的问题。无论荣誉还是挫折,都是“关隘”ai,都会在心理上有所反应,都需要做家长的与孩子共同承受和处理。

    香港回归前夕,哈尔滨市要组织一次演讲比赛,王根当然不想错过这样的机会。可是,恰在前不久,他的摸底考试成绩居中,很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母亲相信儿子,同意他参加演讲比赛,还为他找了不少有关的书刊材料。母亲的理解与信任,给了儿子很大的鼓舞。他加紧准备,最终获得了成功,演讲时引发了全场的热烈掌声。岂料,从此后他放松了准备。在随后不久举行的全国纪念周恩来总理百年诞辰演讲比赛黑龙江省赛区比赛时,他遭受了失败,没有选上,哭了。母亲没有替他强调客观原因,而是语重心长地告诫他:松懈和不认真,是自满情绪的表现。这是很多人难以走出的怪圈,你应该有毅力战胜自己。

    母亲没有仅仅停留在道理的灌输上,而是适时地“拉”儿子一把。她是怎样“拉”的呢?

    ——又到了评“三好学生”的时候了,王根已经被提名,可是母亲却主动要求学校把儿子从名单上拿下来;学校要进行学生干部竞选,母亲说服儿子放弃竞选;王根有多项技艺和  特长,按照规定可以加分,母亲也要求学校不要给儿子加分……面对眼看到手的荣誉和应当得到的待遇失去了,一个十几岁的孩子竟然能够以平静心态对待,这是其逐渐成熟的表现,而在这“成熟”的背后,却是母亲大量、细致、深入儿子内心世界的思想交流。(母亲重素质教育,不急功近利,令人称道。)

    王根的父亲英年早逝了。在父亲最后的日子里,儿子承受了成年人也难以承受的精神打击。看着像母亲一样疼爱他的父亲将不久于人世,他心如刀绞,却佯装宽心,为父亲送药,给父亲擦脸。他强忍住泪水,说:“爸爸和妈妈相亲相爱,没有丝毫后悔和遗憾,你们很幸福。我是爸爸生命的延续,我会像爸爸那样为人,做事……”母亲目睹这一切,悲痛与欣慰一起涌上心头——她为失去最亲爱的人而悲痛,更为儿子身上有了和父母一样的品质而欣慰……

    “我们的儿子王根只是一棵小树,正在成长……”李晓凡没有说下去,但是心愿已经显而易见,这就是她要帮助他的儿子健康成长,永远不被虫蛀,不被狂风吹倒,成为林中的一株秀木……                                    

    这位母亲的成功经验中,给对孩子的教育理念是一个人最重要的是要有天下已任的宏伟大志,注重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这是母亲李晓凡教子成功的特点。她的孩子王根不仅善绘画、善作文,能演讲、会做节目主持人,更重要的是性格开朗,心地善良,善待挫折,善与人处,办事能力强。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她以慈母的爱心温暖孩子,以严师的教诲要求孩子,又以朋友的姿态帮助孩子,重视与孩子的心灵沟通,让他懂得如何对待成功、荣誉,如何对待困难、失败,以及如何对待同学、朋友。母亲把儿子看作一棵正在成长的小树,在精心地为它松土、浇水、施肥、杀虫。如果孩子有了这样一好的生活环境,那么,小树,一定会成为林中的秀木。 

          

    2. 不良影响是适应能力差

    由于死啃书本,缺乏各方面的实践活动,必然影响心理对适应客观环境的调控能力的发展,导致自理能力、交际能力、适应能力的低下,独立意识得不到健康发展。这样的孩子心理是脆弱的,很难经受变化了的环境和不良环境的考验。

社会和未来需要的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有人形象的比喻:德育不好的是废品,智育不好的是次品,体育不好的是残品。而那种把智力同其它四育割裂开来或对立起来的认识都是错误的。现在引起这些现象的不当的学校育人环境。

  调查有70--80%的学生认为老师留的作业多,课下做不完;课外资料多,有随课本来的,有老师发的,有家长给买的,每科都有三四套,而现在很多课外资料常常把一些难题、偏题和一些竞赛试题加进去,更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这样就造成作业负担过重,有40%的孩子产生“厌学”、失落、焦虑情绪。

     没有一个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端正的人生观,就不可能有顽强的毅力在学习上拼搏;没有一个强健的身体,学业也就失去了保障;没有劳动实践,就不容易培养起吃苦耐劳的坚强意志;而没有正确的审美观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就没有健全的人格。所以说:德、志、体、美、劳的五育是互相联系,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专家给家长开出的菜单;

    菜单一:多赞扬,少批评指责。孩子其实是很脆弱的,孩子有一颗玻璃心。这颗脆弱的心承载太多的来自家长的负面语言,将会碎裂成无数的自卑因素,刺伤自己。谁也不喜欢总是受家长的数落、指责。孩子是越表扬越上进,越批评越下滑。说你行,你不行也行,说你不行,行也不行。多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少抓住无关大局的小缺点大做文章。当然表扬也有方法,有也度,全看家长去把握了。

    菜单二:放低标准,给孩子减压。家长不要总盯住分数不放,要重过程不重结果。因为孩子的发展潜力还很大,一时的退步不等于以后不进步,也许孩子的起跑点比较低,但能说终点站他一定落后于别人吗?所以,家长要从长计,不要把目光锁定在眼前,只要孩子尽力了,就得理解和宽容。不要期望值太高,去追求完美无缺,孩子不可能样样出色。不能抱有买彩票的心理,赢了再赢是不可能的,要淡化自己的分数观,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要拿孩子与其他人对比,以伤孩子的自尊。

    菜单三:放手孩子,给锻炼的机会。儿童的自卑与动手能力,交际能力差很有关系。家长不要从小事事包办,一切替孩子做好。尤其是隔代抚养中,孩子容易被祖辈溺爱。不要嫌孩子手脚不灵活,动作慢。因为孩子的动作协调能力还不够好,从不熟练到熟练,是必经的过程。该让孩子做的要放手让他做,独立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这当中要多鼓励,帮助孩子体验一次次成功。独生子女没有兄弟姐妹,要从小多带孩子走出家庭小圈子,参加集体活动,在社会交往中培养乐观自信、大方活泼的好品格。这样才不会使他的各方面能力落后于同年龄人,脸上才能写满自信,与自卑绝缘。

   

    看过一则寓言,在广阔的非洲大草原上,每天当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动物们都开始练习奔跑了。狮子妈妈在教育自己的孩子,说:“孩子,你必须跑的再快些,再快些,你要是跑不过最慢的羚羊,你就会活活地饿死。

    小狮子累的奄奄一息“可是我要是现在就累死以后就没有机会了。不定我以后我们会有机会找到其它可以吃的食物呢。”

    在另外的一个场地上,羚羊妈妈也在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你必须跑的再快一点,再快一点,如果你不能比跑的最快的狮子还要快,那你就一定会被它们吃掉的。”

    小羚羊也累的奄奄一息:“如果你现在就让我累死,将来连机会都没有了呀。”把心态放平,做任何事都不能过犹不及。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