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绿色环保小课题研究
六(2) 辅导老师: 朱华芳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绿色环保是21世纪最时尚最潮流的一个世界话题。我们是环保的希望,但我们认为“环保”就是种树、节约用水和爱护动物,甚至有一位同学写作业时写下了:彩虹是雨过天晴后的一条直线。老师马上帮助纠正:彩虹是雨过天晴后的一种自然现象,五彩斑斓,很漂亮。但彩虹究竟什么样子,连我们这绿色乡土中的农村孩子都未能看到几次。由此,我们深深地感到,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当朱老师宣布我们本学期就研究环保的时候,我们全班都非常兴奋,个个加入到这个研究小组中,愿我们每个人都能成为“绿色使者”,为环保行动增添新动力。
(顾璎)
二 、课题研究的目标
1、我们通过课题研究,调查观察身边的生态环境,发现身边环境的优劣,先采取自身对环保的行为改变,再带动影响他人参与绿色环保行例。
2、探索绿色环保与学科教学整合.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模式可以借鉴。我们试图通过课题研究,探索出绿色环保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可操作的教学模式。
三 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措施
我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根据我们乡自身的环境优势,再以丰富多彩的少先队特色活动为切入点,以点带面,逐步研究。我们的研究内容可主要分为
1)绿色环保与美术教学的整合,爱涂爱画是我们小学生的天性,也是我们表现想象力和“创新萌芽”的典型方式。美术课上可让我们动手画画“未来的武进”、“现在的武进”、“以前的武进”,以不同时间段的景物,体现现在的武进生态美,还可以预测以后的美。
2)绿色环保与主题班会整合
主题班会是中队活动的重要形式,组织得好,可以达到高效果。我们从两方面入手:
1、主题班会的设计:主题班会符合我们年龄特点,结合环保内容,设计一些有趣、浅显、有意的班会活动。
2、主题班会的开展:我们全身心地投入,将学校与社会相结合,让自己参与其中,去寻找、调查身边的环境。
四 课题研究的实施过程:
从立题开始,我们便围绕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各小组分工合作,到网上,到图书馆,到街上,到马路旁,有计划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题研究工作运行正常,并富有成效。主要工作有:
(一)、开设“绿色环保”课
我们确定每周三的晨会课为“绿色环保”课。让每一位学生渗透当今世界生态危害情况、自己身边生态的变化。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绿色生态环保活动
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是课题研究工作的又一重要途径。通过少先队,紧扣各种纪念日,如“植树节”、“4、22世界地球日”、“4、30世界无烟日”,搞好主题教育活动,如“植树节”开展“我为大地添片绿”活动,向学校献一棵树,在家门口种一棵树等。每学期学我们都参加社区环保宣传和义务劳动。平时的中队活动更是与“绿色环保”有机结合,精彩纷呈。
五 、活动后的成效与思考
通过本课题的实施,我们综合素质有了一定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收集信息、吸收信息的能力提高。良好的信息素养能为我们的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一系列的课题研究,使我们懂得了一个资料、信息的获得有很多途径,如可以上网搜索,进阅览室翻阅有关资料,向父母或有关人员询问等:一种资料的保存也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如制成剪报,进行摘抄等。从而让我们明白“离开了老师,只要自己努力同样能够获得成功”这样一个道理。
2、环保意识、环保习惯得到了培养。我们通过“生态环保课”、少先队活动等多种途径,了解了我国乃至世界遭受的环境污染情况,了解了一系列与生态环保有关的纪念日,了解了一些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与做法,更了解了自己的家乡的环境优势,环境给家乡带来的益处与荣誉。
(徐嘉倩)
绿色环保——————垃圾袋的故事
六(2)徐嘉倩
一个月前,我们班成立了绿色环保的小课题研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上我们各自分组,成立了小课题负责。我们小组负责去查找一些关于绿色环保的资料,我们分头行动去找了许多资料。
通过我们组的调查和查到的资料,我们知道了关于垃圾袋污染的危害:如果放置,埋在地里不容易分解的话,只会对土壤造成酸碱失衡。塑料制品的垃圾袋成分含有聚乙烯,焚烧后对空气又很大的影响,会污染大气层。塑料在高温下会产生有害物质,如果高温的食品装在塑料袋里,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北京目前每年废弃23亿个塑料袋,产生废旧塑料垃圾14万吨,占整个生活垃圾的3%,目前商场赠送的塑料包主要都是不可详解的,如果用作垃圾袋,将严危害环境。塑料袋埋在地下至少需要200年才能腐烂,并且严重污染土壤,如果采取焚烧的方式,则会产生有害烟尘和有毒气体,长期污染环境。
看,上面就是塑料袋对我们地球的污染和对我们人体的危害。我们现在的生活环境有多么恶劣,而人们且一点没有意识到人类已经走在了灭绝的边缘,自己仍然在大规模地破坏环境。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从现在开始保护好环境就等于在延长人类的生命。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美丽的家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