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班级还给学生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王英娟
班级是学校肌体的细胞,学生在校生活的“家”。从教育的角度看,它是学生实现成长和社会化的重要基地。因此,提高学生班级生活的质量和班集体建设是班级工作的重要任务。上学期,我担任的是四年级的班主任,针对本班学生的特点,我在班级管理中渗透了新基础教育的育人理念,把班级还给学生,努力推进多元化评价,增加评价的频率,把评价的责任还给学生;努力营造富有成长气息的班级文化氛围,使整个班级焕发了勃勃生机!下面对我进行的一些摸索、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班干部竞选上岗。
在上学期开始初,我让原先的班干部队伍根据学校大队部的要求,开展工作。三周以后,我让全体学生对原先的班干部进行评价打分。在此基础上,开展了“班干部竞选”活动,让学生将自己的兴趣、能力对照起来,对班级所设岗位进行选择和竞争演讲,学生们则根据这位同学的平时表现和竞争演讲再次打分,最后以全班同学举手通过的方式确立本班新一任班干部队伍。这种体现民主的班级管理,让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氛围的营造,促进了学生自我意识和发展能力、评价能力的开发。同时也将班主任的消极管理转变为学生的积极管理。
二、增设班级岗位。
在班内,我让学生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制订了大到班长、课代表,小到值日生等所设岗位的工作职责;建立了“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集体、热爱劳动、尊师守纪、团结友爱、学习进步”等学生的定期评比制度,并在墙上开辟了“岗位伴我成长”的小小评比栏,将评比结果每周一次登上墙。除此之外,我们还开展每月一次的班内“岗位小明星”评比制度,在绘画、书法、学习、写作、劳动、进步、爱心等,方面评选,设立了“我手写我心”、“露一手”等栏目,使每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使整个班级充满了成长的气息。
由于这一系列制度与专栏的推出,涉及到方方面面,各个层次,不仅丰富了班内评价,而且开创了积极向上的新局面,掀起了“比学赶超”的热潮。同学们都在极力地展示着自己的“闪光点”:班内关心集体的越来越多,热爱劳动的越来越多,为集体出谋划策的也越来越多……他们都希望自己的名字后面能有更多的星星,希望自己的照片贴到“岗位小明星”栏目中。
三、制定班风,明确目标。
在此基础上,我让全班同学通过讨论制定出本班的班风——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相信自己,终能创造奇迹。要求学生以此为座右铭时时提醒自己,不断进步!使我感到惊喜不已的是各种文化氛围的营造,加上教师不失时机的鼓励,犹如学生潜能开发、积极健康的人生态度,生长发展的“空气”、“阳光”和“水”,在不断发挥着它神奇的“威力”!
班内设立“图书角”和“我手写我心”以来,热爱读书的越来越多,有的学生简直成了小书谜,一下课就抱着书看,有效地促进了语文教学延伸活动的开展。如家长会上整本书阅读的汇报活动,学生们精彩的读书感悟,出色的表现,赢得了家长们的高度赞赏。每日一道的奥赛题,更是激起了数学爱好者的追捧,而且班内参加的人越来越多,课余常见他们围在一起研究着、争论着,做对的欣喜若狂,弄错的又会伏案计算。许多家长也向我反映,每日放学做完作业,他们就会饶有兴致的做奥数题,有时家长也加入了这个行列。班内林逸同学一向是一个不守纪律、不爱学习的学生,在一节数学课上,他夹在书中的彩色照片不慎丢到了地上,当我问他为什么带照片到学校时,才惊喜地得知:原来,在他心灵深处早已孕育着一个美好的希望(被评为学习进步小明星),他在为此而默默地努力着……为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亮点,在学期结束的班级总结评比大会上,我为班级设置了“出类拔萃奖、富有爱心奖、吃苦耐劳奖、彬彬有礼奖、大局为重奖、刻苦学习奖”六个奖项,对平时各种考评记录进行了汇总评价、表彰奖励,本班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都感受到了成功的快乐!
使一个人发挥最大能力的方法是赞赏和鼓励。它是点燃热情的火花,是培养自信的源头,是激发人走向成功的不竭动力!事实证明:把班级还给学生,推进多元化评价,增加评价频率,能够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能够使他们的各方面潜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挖掘和开发,能够使整个班级焕发勃勃生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