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第四课 伸出我的手
教学目标 引导学生关注并理解身边困难或不幸的人,增强主动关心弱者的意识和情感;通过“伸出援助的手”活动,体验帮助别人或接受别人帮助的快乐,培植爱心,并逐步养成主动关爱处境困难或者不幸人的行为。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调查了解社会中具有特殊困难的人和事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你觉得现在生活得怎样?
当你生活在幸福和快乐之中的时候,你可曾留心过:我们身边还有一些生活艰难和不幸的人。下面谁来说说你了解到的有特殊困难的人和事?(通过交流,让孩子们的同情心在心灵深处萌芽。)
二、“同情他们的不幸”
1、读文中实例,谈感受。
“儿童福利院”,让学生分析感受;填写好好15页内容。
2、她为什么要喊“我要读书”?
阅读“我要读书”提供的希望工程的情况和案例
3、小讨论。
他们应该怎么办?我们可以做什么?
通过交流,感受特殊困难人群的不幸,触动学生同情、关爱弱者。
三、“他们最需要什么”
1、《天雨日记》
读一读,换位体验,关注到有困难人的内心感受,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真实想法,并填写在书上。
2、伸出援助之手。
完成文中设置的三个不同情境,并补充学生身边有特殊困难的需要,让学生交流怎样伸出援助之手。
3、诵读小诗。
四、谈收获。
先让学生交流想法;再要求和父母交流自己的打算并写篇作文。
完成部分练习册内容。
教后思考:上课后才发现这是第四课内容,教材增添了“生死不离”一课,只得结合前面讨论的话题引发学生的爱心。其实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是很纯洁的,都知道要关心别人,都知道得到过别人的帮助,但怎样回报有点欠缺。
第二课时
一、谈话导入
交流回家和父母的交流情况
说明:1990年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和《中国少年报》联合发起“城乡小朋友手拉手,共同救助贫困地区的失学少年“的活动。你知道吗?你了解受资助儿童的心声吗?
二、“大家手拉手”
1、回音壁。
读读受助者的心声。使学生体验到自己的爱可以让困难和不幸的人获得快乐,同时自己也会从中享受到助人的快乐。
记一记:爱心是阳光,给人以温暖;爱心是财物,帮人渡难关;爱心是露珠,滋润人心房;爱心是风帆,激励人远航。
2、“希望工程“资料。
了解国家非常重视和关爱具有特殊困难的人,并开展了多种扶贫帮困的活动。感受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3、讨论辨析。
4、歌曲《熊猫咪咪》
以歌曲的形式唱出助人的快乐。
5、“我的行动计划”
先让学生说说,然后写下来。
三、小结
继续完成计划,做好练习册。
教后思考:通过一些案例交流,触动了学生的心,他们深深感受到了我们身边有许多需要关心帮助的人,有的,仅只要我们一点点的举手之劳,大家都进行了自我行动计划。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