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第二课 想想他们的难处
教学目标 知道残疾人在生活上、工作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同情和帮助残疾人是一个人的良好品德的体现,感受残疾人身残志坚的可贵品质,从而能尊重残疾人,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并积极主动帮助他们。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课前请学生调查了解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入题
生活中见过残疾人没有?说说他们的生活情况。
二、“假如双目失明…”
1、名画欣赏。
观察名画《盲女》
你看到了什么?图中的盲女面对如此美丽的大自然她能看得见吗?她能感受到吗?为什么?
扮演图中人物:认真按书中提示扮演。扮演盲女的你体验到了什么?通过对这幅图的欣赏和扮演,你们能体验到两个朋友之间的心灵沟通吗?你还有什么其他感受?
2、一个无臂演员的日常生活。
3、小资料
从“6000万”这一具体数据中谈感想。说说身边的所见所闻。
感受残疾人的难处。
4、让学生交流“他们有多难”?
三、“身残志不残”
1、看图讲故事
你认识他们吗?各有什么动人的故事?
三幅图:张海迪、桑兰、舟舟。
老师适当补充。
2、小故事:特殊的大学生——刘涛
提示学生12页告诉你的第一段话:残疾人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他们需要的不是可怜,不是施舍,而是充满爱心的尊重和支持。
3、与霍金大师面对面。(一位小学生写的文章)
补充:向命运挑战 让学生更多了解
4、说说残疾人顽强拼搏的故事。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残疾人顽强拼搏的故事?
四、小结
说说你学到了什么?
教后思考:学生通过学习交流知道了残疾人生活中有很多困难和不便,都觉得要帮助他们,关心他们,同时也懂得,残疾人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他们需要的不是可怜,不是施舍,而是充满爱心的尊重和支持。
第二课时
一、谈话入题
谁来简要说说我们上节课的学习所得。
残疾人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他们需要的不是可怜,不是施舍,而是充满爱心的尊重和支持。
残疾人和我们一样,都是社会的一个成员,我们应该尊重他们。
二、“请尊重他们”
1、设身处地想一想。
学习观察两幅图,进行对比,联想自己的言行,生活所见谈体会,在交流中反省,在讨论中体验。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明白关心残疾人要体现在生活上、学习上、活动中、思想上,要从点滴做起。
2、小辞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
3、一个残疾人儿童的信
林林最感到焦虑的是什么?假如林林来到你们班你将会怎样?
4、告诉你
让学生反复阅读,并用事例来辨析真正的尊重和帮助。
三、“我能为他们做些什么”
1、学习《改变世界的老师》
她的付出换来的是什么?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想法?
2、“告诉你”
让学生了解我们国家以及国际上对残疾人的关注,知道社会关注残疾人的几个重要节日,知道社会上有哪些人为助残工作出了很多力。
3、联系实际说说。
在我们身边有这类人吗?你做了些什么?我们能做些什么?
4、完成“我想做”(结合三月文明礼貌月进行交流)
先让学生根据上面说的写下来,然后再交流。
四、本课小结
让学生自己谈谈收获。
教后思考:大家知道要设身处地为残疾人想一想,都准备为这些人做点事,在交流中,大家实事求是地讲自己可以做得到的事,并且,大家一致认为不能歧视残疾人,帮人做了事不一定要让人知道,懂得了要帮助他们的同时更要尊重他们。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