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第一课 在公共汽车上
教学目标 以“在公共汽车上”为话题,初步体会各种公共秩序的双重作用(即约束作用与发展功能),逐步建立自觉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做一个讲文明有教养的人。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揭题
同学们,寒假愉快吗?最近做些什么?走亲访友什么交通工具?有乘过公共汽车的吗?(或火车,坐他人汽车)你有什么体验?
二、“故事续编”
1、我们来看看曹阳同学乘车回家时碰到了什么?(开始讲述故事)
2、提问:这时会出现哪几种可能?请按照你所设想的几种可能编出不同的故事情节。要能在你的故事中让我们了解到:曹阳、大哥哥、老奶奶各自在不同情节中的不同想法。(请每位学生自编,同桌交流,也可以两人同时编)
3、学生交流:先小组交流,再派代表全班交流。
提问:你最喜欢的是哪一个故事情节?为什么?
4、实话实说:如果你是曹阳你会怎样?当你这样做时,你是怎样想的?
5、学生自学第2页内容,交流想法。
三、“在不同的公共场所”
1、在不同的公共场所都有我们需要遵守的公共规则。你知道的公共场所有哪些?在那里人们所应有的行为准则是什么?
2、让学生自由结合成小组,对三幅图片进行阐述、讨论。
3、“公共场所行为准则”的抢答活动。
四、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五、作业:
观察和收集发生在我们学生中或身边人员中遵守社会公德方面的正反事例。
教后思考:因为是寒假开学第一节课,也是第一次到四3班教学,所以开始花了8分钟时间的师生交流,了解孩子们的假期生活,和学生先行沟通认识,所以,抢答活动没举行,准备到下一节课内容结束后最后举行,帮助学生全课总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