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课 保护珍稀动物
教学目标
1、学习制作作品,了解信息处理的过程。
2、培养保护动物,爱护珍稀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信息的获取与识别。
教学难点:融会贯通,将有价值的资料进行整理,制作完整的powerpoint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1、导入:
同学们,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现在有许多动特濒临灭绝,我们来制作一个“保护珍稀动物”的演示文稿,让更多的人了解保护珍稀动物的重要性,并加入到保护动物的行列中来。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你能制作一个完整的作品吗?
一、信息的获取与识别:
如何获取信息呢?
学习自己思考,或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看法。
1、与图书馆查找有关动物保护方面的资料。
2、上网搜索保护动物方面的资料,如文字、图片等。
3、到动物园等有关地方去采访,拍摄相关的照片,视频等。
……
信息的获取方式有许许多,对于自己收集来的信息,我们要能够做到有效地识别,找到对我们有用的信息。
二、信息的存储与管理:
将收集来的信息输入计算机,存放在按动物不同种类建立的文件中。
1、用专用工具将收集的资料存放到计算机中。
2、将资料分类整理。
图片的修改,可以通过小画图,或photoshop等软件进行适当的修改。
三、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在powerpoint中利用已经整理好的信息,制作“保护动物”的演示文稿。
学生动手制作,老师巡视指导。
四、信息的发布与交流:
学生将自己制作好的演示文稿展示给更多的人,希望有更多的人来保护珍稀动物。
1、将演示文稿在班级内展示给全班同学看。
2、将演示文稿发布到BBS上与同学交流。
3、将演示文稿发布到博客中,邀请自己的父母,亲友来观看。
教后反思:通过本课学习,使得学生在了解了有关信息技术的知识,了解了信息处理的过程,也了解了如何整理和收集信息。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