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四年级第五课 制作课程表
发布时间:2008-10-31   点击:   来源:武进政平小学   录入者:戴铮

 

[教学目的与要求]

1.认识表格的作用,了解表格、单元格的概念,使学生清楚行与列的区别。

2.学会制作简单的课程表,使学生对表格的制作过程及制作方法有清晰的认识。

3.设置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诱发学生的乐学情绪、创新意识。

4.培养学生自主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将所学知识灵活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插入表格,认识表格的结构并根据需求设计表格。

2.难点: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制作斜线表头,合理调整表格、美化表格。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内容是通过制作课程表,让学生掌握简单表格的制作方法。教学内容强调的不仅是制作课程表知识点本身,而是强调知识的使用方法及对知识整合创造的能力。知识与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即“任务驱动”的原则,突出在“做”中“学”的思想。

2.教学方法指导

应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创设学生可参加的、学生为主的教学氛围,不过多地干预学生的操作,但对学生操作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要及时点拨。

[参考教案]

[课题]第5  制作课程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表格、行、列、单元格的概念,区分行与列。

2.学会制作简单的课程表。

3.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新意识。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表格插入。

2.难点: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

[教学过程]

1.导入:

出示一份课程表

         星期

时间

上午

第一节

数学

语文

数学

数学

数学

第二节

语文

语文

语文

外语

语文

第三节

外语

外语

体育

语文

音乐

第四节

体育

品德

美术

品德

科学

下午

第五节

科学

美术

班队

综合实践活动

语文

第六节

音乐

文体

 

体育

第七节

 

 

 

 

同学们想把课程表做得这么漂亮吗?今天我们就学习用Word来做一张课程表。

2.新授:

1)插入表格

①教师演示:

a.执行“表格→插入→表格”命令,弹出“插入表格”对话框。

表格尺寸:列数7,行数8。单击“确定“按钮。

b.讲解行、列的概念。横线我们叫行线、竖线叫列线,它们组成的小方格叫单元格。横向的单元格叫行,竖向的单元格叫列。

②学生练习

做一张76列的表格

③同学们研究一下,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可以插入表格?

找学生演示如何使用工具栏的“插入表格”按钮。

④对比这两种操做方法。

2)合并单元格

①教师演示

a.执行“视图→工具栏→表格与边框”,弹出“表格与边框”工具栏。

学生观察、简单介绍“表格与边框”工具栏。

b.选定第一行中的第一个单元格,并拖动到第二个单元格。

c.单击“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合并单元格”按钮。

②学生练习

用这样的方法,练习合并表格上四个需要合并的单元格。

③鼓励学生找出其它的方法,完成合并单元格的操作。

3)添加斜线

①教师演示

a.单击“表格和边框工具栏”中的“绘制表格”按钮。

b.在第一个单元格内,从左上角到右下角划一条斜线。

②学生练习

4)在单元格中输入内容

①提问:如何在单元格中输入汉字?

a.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

②学生演示

a.定位单元格。

b.在单元格中输入文字。

c.调整文字的位置、对齐方式及格式等。

5)调整列宽与行高

①提问:比较你现在做的表与老师的表,哪个更好看?差别在哪里?(列宽和行高)

②怎么调整列宽和行高呢?

a.小组讨论。

b.交流汇报。

③学生演示

a.调整列宽

指向需要改变列宽的单元格的左右边框线,左右拖动,拖动时有一垂直的虚线表示当前列宽的位置。当列宽合适后,松开鼠标器。

b.调整行高

移动指针到需要改变行高的单元格的上、下边框线,上下拖动鼠标,拖动时有一垂直的虚线表示当前行高的位置。当行高合适后,松开鼠标器。

④练习

将课程表中的列宽度调整到合适大小。

3.课堂练习

按照教材中第32页的表格样式,制作个人信息表,并填写内容。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