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与要求]
(1)能使用“文字”工具为图画添加文字。
(2)通过尝试操作,掌握“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3)学会欣赏他人作品,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及评价;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学习的精神。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
难点:“文字工具栏”命令的基本操作以及汉字输入。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课文首先以画好花园后添加图画名引入了“文字”工具,以此为例,讲解了在图画中添加文字的具体步骤。在图画中添加文字需要使用“文字”工具和“查看(V)”菜单中的“文字工具栏(E)”命令,还要用到汉字输入法,步骤相对比较烦琐。教学中教师要一步一步地演示清楚,特别是“文字工具栏(E)”命令和输入汉字,可以让学生尝试操作,建立对“文字”工具的感性认识,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及全班交流,教师适时补充。起初可以讲一步,让学生操作一步,待基本掌握后再放手让学生自己操作。
操作步骤的第二步“选择文字插入为透明方式”,需要向学生讲清添加文字时可以按不透明方式插入,也可以按透明方式插入,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教师可以分别用两种方法演示给学生看,指出之间的差别,让学生了解这两种方式的不同作用,并指出一般情况下按默认值透明方式处理。
操作步骤的第五步“单击‘查看(V)’菜单中的‘文字工具栏(E)’命令,选择字体为楷体,字号为20。”,主要学习“文字工具栏(E)”命令,关键在于如何正确选择字体、字号,教学时除了教师演示外,还可以请个别学生演示给其他学生看,一方面从中可以看出学生掌握的情况,另一方面还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操作步骤的第六、七两步是用“全拼输入法”输入汉字,只要求学生能够用“全拼输入法”输入汉字,不要求学生有输入速度。
课文后面的“练一练”添加文字并不多,教师可以补充一些材料,不画图,仅添加汉字,如用“文字”工具输入诗歌、短文等,以掌握“文字”工具的操作方法。
2、教学方法指导
依据信息技术教学“密切联系学习与生活,尊重学生能力差异,鼓励个性化发展”的原则,建议采用“启发式”教学模式。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营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通过协作学习、自主探究,熟悉使用“多边形”工具作多边形的过程,并灵活运用工具创作图画。
[参考教案]
[课题]第16课 红花与绿叶
[教学目的与要求]
过程与方法:
(1)学习“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
(2)能使用“文字”工具为图画添加文字。
知识与技能:
通过尝试操作,掌握“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动手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会欣赏他人作品,并能说出自己的感受及评价;在活动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学习的精神。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字”工具的使用方法。
难点:“文字工具栏”命令的基本操作以及汉字输入。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室软件、多媒体课件、教学素材、作品评价表
作品评价表
|
评价内容 |
自评 |
互评 |
师评 |
综合 评价 |
1 |
整体效果 |
|
|
|
|
2 |
主题突出 |
|
|
|
|
3 |
图文得当 |
|
|
|
|
4 |
美化效果 |
|
|
|
|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提出任务
通过近阶段的学习,同学们都能够自己在画图程序里绘制出美丽的花园了,(展示“美丽的花园”)这幅图画已经很美了,想一想在图画中再添加些什么就更漂亮?(添加一些文字。比如说画的名字或绘画人的名字)学生不知如何在画图中输入文字,由此激发学生兴趣。
为了画出图文并茂的图画,本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添加文字。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教学设想】导入部分教师联系实际营造绘画的氛围,复习巩固已掌握“画图”软件的知识及操作,对学生的操作给予表扬,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发挥学习内容的有效性,进而达到了“精讲多练”的教学效果。
二、小组协作,实践探究
1、尝试操作,认识“文字”工具
请同学们打开画图程序,仔细观察,画图工具箱中的哪个工具我们还没有用过?(工具“A”)大家将鼠标指向它,看它叫什么?(有“文字”两个字),这就是我们用来在图形中输入文字的工具,我们叫它“文字”工具。同学们想不想自己试试这个工具怎么用?(学生回答)那就请同学们赶快行动起来。注意你有了答案一定要告诉老师和同学们哟!
2、小组互助,探究发现
以小组为单位在“花园.BMP”中添加文字“我们的花园”,同学间相互讨论,共同切磋。教师巡回指导。
如果你在操作过程中遇到什么困难,可采取以下求助办法:
⑴从课本中寻求帮助。
⑵从画图帮助菜单中寻求帮助。
⑶向同学寻求帮助。
⑷
3、汇报成果,交流学习
通过刚才的操作:
⑴你获得了哪些信息?请谈谈。
⑵你学到了哪些操作方法?请演示。
⑶你发现了什么?请叙述。
⑷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请汇报。(重点讲解“文字工具栏”)
在学生汇报成果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对学生进行表扬、鼓励,激发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并让学生提出疑问。
4、合作实践,图文并茂
通过上面的学习,如何在图形中输入恰当的文字大家学会了吗?
接下来再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起欣赏几幅作品。(展示一组图文并茂的图画)
1、作品欣赏(以此激发其创作欲望)
2、精心选取一幅图画,请同学们想一想,说一说给图画添加文字时的构思以及制作的过程。
3、欣赏完作品,大家一定跃跃欲试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打开“花园2.BMP”文件,为图画添加文字,使它成为一幅图文并茂的图画。
学生实践操作,制作更精美的图画,同时也更好地表现主题。
【教学设想】采取了小组协同教学的模式,创设合作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和创新。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相互交流可避免小组学习的局限,既增强了学生的操作技能,又培养学生的审美感,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四、自由练习、经验交流
安排2组不同层次的练习,供学生选择练习。
1、想一想还可以用哪些添加文字的形式,请同学们注意在制作的过程中要考虑文字插入的合适位置、色彩的合理性、样式和艺术效果等,希望大家展开自己想象的翅膀,做一个新颖别致的文字效果介绍给其他同学。
2、以《春天》为主题,创作一幅画,并注上自己的班级和姓名。
学生可以下位指导、帮助其它同学作品,互相交流学习心得,取长补短。师做巡视指导。
3、组织学生交流自己添加文字的方法。
(1)先在小组内交流,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做及时修改。
(2)小组评选出最优秀的查找方法,展示给其他小组。
【教学设想】设置分层练习,体现学习主体性。调动学生和伙伴交流的积极性,并加强合作,在这个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五、小结、延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哪些收获?
看到大家这次课学得这么好,不仅学会了在图画中输入文字,并且能制作出丰富的文字效果,老师感到非常高兴,希望大家再接再厉,更上一层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