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的与要求]
(1)学习选择合适的填充模式画图。
(2)掌握设置前景色和背景色的方法。
(3)学习“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
(4)在学习两种不同的方法画彩色的气球和太阳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
(5)通过学习两种画彩色气球和太阳的方法,感受计算机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从而进一步培养对画图程序的兴趣。
[课时安排]
建议安排1课时。
[教学重点与难点]
“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
前景色和背景色设置的方法
[教材分析与教法建议]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在学习完“椭圆”工具后,教材没有继续安排方形等工具的学习,而是选择了介绍椭圆的另外两个填充模式和“用颜色填充”工具。这样安排的目的主要考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既复习了椭圆工具的使用方法,又让学生保持对画图程序的兴趣。
教材第一部分,画气球、太阳,实际上是还是使用椭圆工具,所不同就是选择了第二种和第三种填充模式。对于两种填充模式,可以通过对比,让学生得出它们的不同,即有无边线。在这个过程中要向学生重点强调背景色和前景色的选取的方法。
教材第二部分,是介绍“用颜色填充”工具的使用方法,这部分比较简单,学生应该比较容易掌握,可以结合教材中的提示牌,提醒学生“用颜色填充”工具只能对封闭的图形进行填充。
两部分知识都介绍完后,教师应该对这两种不同的画彩色图形的方法进行总结,让学生知识在需要的时候选择合适的方法。
从总体来说,本课的知识点比较简单,教师应该设计一些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的熟练掌握两种不同的画彩色图形有方法。
2、教学方法指导
对于使用椭圆工具的第二种填充模式,教师可以采用讲解演示的方法进行教学,而第三种填充模式可以让学生采用探究学习的方法。
对于前景色和背景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演示,会更清楚的说明问题。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一、导入 同学们,有一幢漂亮的教学楼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可是教学楼边上光秃秃的,什么也没有,真可惜,要是能有几棵树就好了。今天,我们来为可爱的学校亲手“种”上几棵树吧! 下面,我们就来把上次保存的作品打开,不知你还记得自己作品的名字吗? 二、打开自己的画图作品 教师演示“打开”画图作品的过程,并提醒学生以后在给自己作品取名字时要合理,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三、椭圆工具的学习 1. 椭圆工具的选项 A单击工具箱里的椭圆按钮,选中椭圆工具。让学生仔细观察工具箱底部出现的三个选项,教师分别对这三种选项进行讲解并演示给大家看! 2. 用椭圆画树冠 A从颜料盒里选择一种漂亮的绿色,并选择“用前景色填充”的椭圆选项,(这样画出来的椭圆就不需要再填充颜色了。)画椭圆。 B用同样的方法,再画几个椭圆,并且拼接在一起组成一个树冠。 C技巧:教师根据激发学生回忆矩形中正方形的画法来让学生尝试圆的画法。 D教师巡回指导,记录归纳一些问题和比较满意的作品。 E教师小结,解决并提醒一些问题。 3. 用刷子工具画树干 从工具箱中选择刷子,并从颜料盒里选择黑色,为树冠画上树干,然后为树干填充一种自己喜欢的颜色。 注意点:在用刷子画树干时,要封闭,不封闭会产生外溢效果。 4.运用“椭圆”画简单的雪松 同学们,雪松是校园里常见的树木,我们可以运用椭圆工具画出雪松。 简单介绍雪松的画法并演示。让学生自己尝试着画。 教师巡回指导,把一些好的作品进行记录指导。
四.比较好的作品演示与交流 教师把刚才巡回时记录的作品进行交流,并让学生演示和讲解,共同学习。 把一些在创作过程的问题加以归纳,并让全体学生 教师归纳、小结。 五、保存自己的劳动成果 作品完成后保存自己的劳动成果。
|
1.开机,并打开“画图”程序。
2.学生回忆自己保存的作品名字。
3.学生根据演示,打开自己的作品。
4.学生根据教师的演示进行操作练习,体会三种选项的不同之处。
5.学生运用椭圆工具画出自己满意的树冠,不满意的操作可以用“撤消”命令来还原。
6.学生用刷子练习树干的画法,注意刷子笔头的运用以及图形的封闭性,综合运用颜料盒、颜料桶等工具进行填色巩固。 7.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让他们为树画上阴影,取得更好的效果。
8.学生进行“雪松”的的练习。 (同学之间可以交流)
9.学生根据自己的画法进行交流,并演示其操作过程,全般同学欣赏并学习其优点。
10.保存自己的作品。
11.学生交流同学之间的作品。 12.关机、师生告别。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