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三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金孔雀轻轻跳》第三课时 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0-06-22   点击:   来源:武进政平小学   录入者:贾丽颖

一、教学内容   

⒈听《阿细跳月》   

⒉哼唱《阿细跳月》主旋律   

⒊掌握“跳月”的基本节奏,学习“跳月”的基本舞步   

二、教学目标   

1、能够喜欢我国西南地区苗族的歌舞,乐于主动了解侗族的民俗风情,并以多种形式参与表现活动。   

2、能够了解《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背唱主题旋律,能够听辨乐曲中各种乐器音色的变化。   

3、掌握“跳月”的两种基本节奏型,学习“跳月”的基本舞步。   

三、教学重点难点   

握跳月节奏、舞步,感受音乐带来的美感   

四、教学过程   

1、节奏律动   

今天我们要一起外出,请大 家跟上 老师的节拍。  

5)听音乐,分声部拍节奏。放《阿细跳月》  

6)讨论   

师:你们能注意到音乐中哪些是相同的,哪些是不同的吗?   

生:旋律在不断反复,而演奏的乐器经常在变换。   

师:能听出是什么乐器在演奏吗?   

生:有二胡、竹笛……,有时是一件乐器在演奏,有时是很多乐器一起演奏(老师模仿这些不同乐器的音色,如笙、高胡与二胡的区别等进行讲解,使学生能分辨这几种乐器的音色)。   

7)完整欣赏《阿细跳月》   

师:下面我们将再一次欣赏这首作品。在听这过程中,请你们用自制的乐器共同来参与拟演奏。同时请12名同学出来,记录出各乐器演奏时所出现的顺序。  

8)介绍本曲:民乐合奏《阿细跳月》是作曲家、指挥家彭修文根据侗族民间歌舞“跳月”的素材编写创作的。旋律素材简洁,节奏富于动感。作品采用固定主题多次变化重复的结构,用不同的音色、力度、速度的变化对比,表现了“跳月”时欢快、热烈的歌舞场面。   

9)欣赏舞蹈《阿细跳月》   

教学反思:这节课学生学得还算顺利,毕竟是有舞跳,一年级的孩子比较喜欢动,他们大多能和教师一起随音乐体会少数民族的韵律,学生们也在在这节课中慢慢喜欢我国西南地区侗族的歌舞,并且也乐于主动了解苗族的民俗风情,以多种形式参与表现活动。孩子们也能够了解《阿细跳月》的风格特征,背唱主题旋律,能够听辨乐曲中各种乐器音色的变化。因为教师示范到位,学生大多能掌握“跳月”的两种基本节奏型,学习“跳月”的基本舞步。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