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
听《花蛤蟆》
歌曲《数蛤蟆》
创编歌词朗读儿歌;了解地方音乐风格
二、教学目的:
1、通过表演歌曲《数蛤蟆》,使学生提高环保意识,让学生从小爱护小动物。
2、感受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长短。
3、激发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在演唱、朗读、歌表演、游戏等各项音乐活动中为学生提供多方面的感受,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
4、通过创编歌词和歌曲创编、表演动作,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在熟悉旋律的同时为歌曲创编歌词。
四、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1、聆听山东民歌《花蛤蟆》。
师:同学们,你们听一听谁在唱歌呀?
师:对,是蛤蟆。蛤蟆和青蛙是好朋友,不仅长得很相似,而且本领也一样大,都是捕捉害虫,保护庄稼的小能手。现在,我们就一起去看看它们的本领吧!
2、节奏训练:
师:谁能告诉我蛤蟆是怎样唱歌的?(生答)那你们能用这样的节奏来学一学吗?
出示节奏:x x x x ∣ x x x ∣ x x x x ∣ x x x∣
师:蛤 蟆 蛤 蟆 怎么唱?(生) 呱呱 呱呱 呱呱 呱
3、活动“蛤蟆跳”:
师:今天呀,蛤蟆们要开音乐会呢,我们也学着它们的样子,蹦蹦跳跳地一起去参加。
(播放歌曲,让学生熟悉旋律。)
4、新课教学
1、教师结合动画,按节奏朗读歌词。
①师:池塘边可真是热闹呀!大家听,它们都在说什么呢?
出示:x x x x x ∣ x x x x ∣
蛤蟆不吃 水 太 平 年,
师:哦,它们正在告诉人们,害虫已经被它们吃完了,今年又是丰收年!谁来学学它们得意的样子,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给你的好朋友?(生模仿)
②师:蛤蟆们可真调皮,它们要考考小朋友们,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生答)如果你回答正确了,蛤蟆就会跳出来唱歌给你听,好,我们开始吧!
师问:一只 蛤蟆 | 几张 嘴 |几只 眼睛|几条 腿|扑通 一声|跳下 水|呱-|…
生答:一只 蛤蟆 | 一张 嘴 |两只眼睛| 四条 腿|扑通 一声|跳下水|呱-|…
③游戏:“数蛤蟆”
分小组活动:三人扮演蛤蟆,其余孩子来数。活动时,播放歌曲伴奏音乐。
5、学唱歌曲:
师:大家数得真棒!蛤蟆呀把你们数的儿歌编成了好听的歌曲唱起来了,我们来听听。
(聆听歌曲《数蛤蟆》)
师:你们会唱吗?好,我们来一起唱一唱。
(随音乐演唱)
6、歌曲处理:
师:大家数得真棒!你还能接着往下唱吗?我们来试一试,看谁数得清?谁数得准?
(播放歌曲伴奏)
7、歌词创编
1、师:大家除了会数蛤蟆,还会数什么呢?现在就请大家分组合作,为你们喜爱的小动物编一首数数歌吧!
2、小组创编成果汇报,请学生评价。
五、教师小结
师:小朋友们今天不仅会唱《数蛤蟆》,还会唱自己编的数数歌,真能干!好,今天我们就学到这里,再见!
教学反思:本歌是一首四川民歌,表现了它们可爱的形象和四川民歌丰富、幽默的表现手法。通过学习学生能够体会民歌的特点及四川民歌特有的风格。这节课重点是让学生在熟练演唱的基础上,体会歌曲的风趣幽默。总体来说,学生学习兴趣高,对这首歌有好奇心,特别喜欢唱,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掌握了旋律,唱的很到位,声音嘹亮,特别是一1班小朋友接受得很快,2班稍微差一点,三个班级都能按提示的要求创编两段歌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