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内容:
1、欣赏《节日舞曲》
2、集体舞《唱吧、跳吧》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节日舞曲》感受柯尔克孜族儿童幸福快乐的心情,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
2、通过开展丰富有趣的音乐律动、歌表演活动和音乐创造活动,增强学生表演欲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参与表演的自信和兴趣。
三、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多媒体情境教学引导学生感知和体验《节日舞曲》欢快热烈的节日气氛。难点:让学生在集体舞和欣赏乐曲中感受、体验、表现作品的情绪;理解作品所表现的内容。
四、教学过程:
师:大地一片生机勃勃、绿意盎然的景象,小蜜蜂在美丽的花丛中快乐的采集花蜜,花蝴蝶穿着漂亮的衣裳在愉快地翩翩起舞,天空中的鸟儿在快乐自由的飞翔,在这百花争艳的季节里,在这欢欣鼓舞的节日里,孩子们跳起了欢快的舞蹈,唱起了幸福的歌儿……
师:小朋友们,在这快乐的节日里,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美丽的地方,你们想知道是哪吗?
生:(兴致高昂地)想!
师:瞧!我们的列车还没出发,那里的人们已经穿起节日的盛装,准备迎接远方的客人了!年轻漂亮的姑娘在姐妹们的帮助下梳起了许许多多的小辫儿,穿上了节日的盛装……
1、欣赏《节日舞曲》
师:小朋友,让我们手拉手、排好队,准备出发吧!师生一起在《节日舞曲》的背景下,随着音乐做简单的身体律动,如踏步、拍手、跺脚等,让学生在活动中反复聆听歌曲,感知歌曲的欢乐气氛。
师:小朋友,我们的列车就要抵达今天的第一站了,你们听! 欢乐的歌声离我们越来越近啦!
2、师再次播放《节日舞曲》,声音由远及近,由小到大!
师:小朋友们,能不 能告诉 老师你们好像在音乐中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那里的人们在非常高兴的跳舞。
生:我还听到人们在愉快的唱歌呢!
师:你觉得这儿的人们心情怎样?为什么?
生:心情很愉快很高兴!
师:如果让你用打击乐器来敲击表达欢快的心情,你会用什么样的节奏呢?
学生尝试敲击不同的节奏,师生讨论并选择合适的节奏为歌曲伴奏,引导学生随着《节日舞曲》的音乐用打击乐器伴奏。
师:小朋友,我们的列车又要出发了,你们准备好了吗?(播放《节日舞曲》为背景音乐)
3、集体舞《唱吧跳吧》
师: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和各国小朋友手拉手唱起来、跳起来吧!
(播放《节日舞曲》为背景音乐)在热烈欢快的歌舞中结束本课。
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以听为主,学生通过欣赏《节日舞曲》感受柯尔克孜族儿童幸福快乐的心情,激发学生对少数民族音乐的兴趣。同时通过开展丰富有趣的音乐律动、歌表演活动和音乐创造活动,增强学生表演欲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及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参与表演的自信和兴趣。学生通过多次体验《节日舞曲》来体会欢快热烈的节日气氛。最后学生在集体舞和欣赏乐曲中感受、体验、表现作品的情绪;再次理解了作品所表现的内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