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
1、歌曲《春天来了》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歌曲《小春笋》,学唱《春天来了》,学生能用不同的速度,声音演唱歌曲。并能体会由此而转换的不同情绪。
教学过程:
一、复习《小春笋》
教师:我们先来复习上节课学过的歌曲《小春笋》,感受三拍子的强弱关系。
1、学生演唱歌曲。
体会歌曲情绪
教师:同学们唱的真不错,我听出了你们对春笋的喜爱。那你们知道这首歌虽然赞美了春笋,同时通过歌声告诉大家要好好学习,长在做有人之才,歌曲的情绪是怎样的?
(学生讨论后回答。)
2、改变速度演唱歌曲《小春笋》,用快乐的情绪来演唱,体会情绪的转换。
教师:我们改变了歌曲的什么,使情绪发生了变化?刚才你用怎样的声音来演唱的?
设计意图:改变了歌曲的速度,歌曲的情绪就发生了变化,变得活泼欢快了,但是同样可以表现出春笋蓬勃向上的意境。
二、新授歌曲《春天来了》。
1、学生听范唱。
师:你听出了这首歌是几拍子的吗?在歌中你找到春天了吗?你听出情绪是怎样的?
2、用“LU”字哼唱全曲。
师:你发现那些地方容易哼错需要注意的?
3、请学生把歌谱完整地唱一遍。
师:我们一起来唱整首歌曲的歌谱,注意断音记号,要唱得短促有弹性。舌尖的动作要敏捷轻巧。听老师是怎样来唱的?(师示范)
4.唱歌词。
5.用听唱法来学唱本歌,并要求学生用柔和的声音来演唱,提示不要喊叫。
指导用弹性的来唱
6、改变速度演唱《春天来了》体会情绪的转变。
师:同学们的学习能力真强,演唱的声音真好听,我已经闻到了春天的气息了,现在听一听老师这回演唱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用慢速并连贯的声音来演唱。
师:你听出来了吗?感觉如何,你喜欢这样唱吗?为什么?
师用慢速来范唱。
学生讨论回答。
设计意图:速度的变换影响歌曲的情绪,只要符合歌颂的对象,演唱时也可以改变一下速度,让一首歌曲唱出几种味道来,让学生体会出速度变化情绪也在变化。
7、处理歌曲唱好歌曲。
教师:刚才我们用的是连音唱法,要注意有的地方不能连起来唱。
介绍跳音的演唱技巧
完整的演唱本曲。注意强弱、断音和连音。
师:让我们手动听的声音来营造一个美好的春天吧!
教学得失:这节课学唱了一声部,问题还是有的,在学生体会跳音时,总唱不好,声音总控制不住,教师得一次次示范,并再次指导发声的方法才能到位,可能在上学期中学生叫喊的现像没有及时控制,以后得加强,本课歌曲教学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入手,抓住了音乐本体的东西,使学生感受到歌曲速度、力度、演唱方法与情绪之间的相互关系,懂得怎样恰当地来表达歌曲应有的情绪,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歌曲中的断音唱法学生掌握的还不是太好,还需在以后的教学中加以反复的练习,让学生真正去掌握。三2班的学习能力相对要比1班要好些,常规的教育看来也得抓一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