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山歌 教学设计
武进区政平小学
贾丽颖
教学过程:
一、 情境导入、欣赏山歌。
1、同学们,秋高气爽。正是走出家门,看山看水的好时侯。让我们一起到美丽的广西。在悠扬的山歌中,走进那天下闻名的桂林山水。
2、桂林的山秀丽,漓江的水清澈。广西自古便被称为“山水画廊”。除了山水的美丽,在广西还流传着许多同样美丽的故事和传说人物,其中就有一位和我们音乐大有关系呢。(你们知道是谁吗?)对,刘三姐。刘三姐是壮族的一位有名的山歌手。据说她唱起歌来,山也爱听,水也来和。壮家人称她为歌仙。可见她的歌声已经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她那动听的歌声和动人的传说流传了一代又一代。流淌在广西的山山水水间。大家想听听刘三姐的歌吗?
3、同学们知道这首歌的名字吗她叫《山歌好比春江水》。这段旋律已经成为了刘三姐的象征。她也是电影《刘三姐》的主要音乐。我们在来听一遍这首歌。大家可以比较一下和老师刚才演唱的有了什么变化。
(有没有注意到他的伴奏形式演唱形式上的区别。不光是一人演唱而是一人唱歌众人来和)
4、山歌若要唱的好,一人唱歌众人和。现在老师邀请同学和我一起唱山歌,我唱山歌大家和!(同学们可以留意颜色上的区别)
二、 新歌教学
1、同学们唱的真好听。你看,和唱了一首山歌一下子拉近了咱们之间的距离。其实唱歌也是一种交往,是人们生活的一部分。特别是以前的壮家人。他们是种田、打鱼为生的。所以唱山歌对山歌是他们辛苦的劳动之后的娱乐方式。下面咱们去凑个热闹。一起去赶一场发生在漓江山水之间的精彩的对歌会。咱们也看看,壮家人到底是怎样来对歌的。(一看)
2、你明白对歌是怎么回事了吗?(一问一答,旋律相同;起头句象是预备的口令,又象是引起大家注意)
3、你是否注意到他们所对歌的都是些怎样的内容?
(所问所答都离不开田里的农做物、动物、劳动工具啊,还有他们生活中比较熟悉的事物和劳动知识、生活常识什么的。当然啦,他们的歌声中不可能唱到电脑啊手机什么的。这时候的唱山歌不仅是一种娱乐了,更是一种不知不觉的学习。山歌又变成了一本会唱歌的教科书。那你有没有发现当一个人在领唱的时候,其他人在干什么?(在帮腔)有没有参与到对歌中来。再来看一遍。大家特别注意一下众人是怎样为领唱者帮腔的。(二看)
4、你注意到了吗?咱们呀来凑个热闹,也来试试为对歌双方帮个腔吧。(三看)
5、俗话说,一个好汉还要三个帮,有了和声气氛更热烈了。来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合作,这样吧,就来表演最有趣的这一段。
6、咱们继续来对歌。我先来问,看看你们答的出吗?不过,还是邀请大家为我帮个腔。行吗?
7、完整的听全歌
8、学唱新歌
9、学的差不多了,咱们也来搞个对歌表演吧。
老师问,学生答,大家来帮腔。
生问生答,大家来帮腔
10、这山歌上唱天、下唱地。只要心灵嘴耳巧,山歌能唱千千万。老师这儿还有些古老的对歌词。咱们用今天学的这段旋律套进去也来看看能不能对起来。
三、 欣赏拓展
1、刘三姐的山歌从远古唱到今天,唱出了广西,唱遍了全中国。近年来,许多古老的民歌旋律经过改编走上了流行音乐的舞台,下面老是带来了流行歌手斯琴格日乐演唱的《山歌好比春江水》让我们感受一下和咱们前面欣赏的不同之处。(伴奏乐器演唱方法)
2、老师这儿还有一个资料,他把刘三姐的对歌的旋律和美国黑人的说唱音乐结合起来了。咱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我想听听你们的感觉)
老师觉得,原汁原味的很美,动感时尚的感觉也不错。这都皆因为这音乐旋律的本身的动听。可以让人一改再改之后还能一听再听。一唱再唱。不管是古老的山歌还是流行的节奏,都表达出了人们心中的喜怒哀乐。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从古到今古今中外的人们都喜欢唱歌的原因吧。这堂课就要结束了,最后,我也想用歌声来和大家告别,同时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