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风 第4课 风筝
课时:2课时
一、教材分析:
用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作为命题画创作题材,为的是让学生更关注生活及自己周围的事物,也让学生由此及彼,放开思路,回忆更丰富多彩,更妙趣横生的内容,从而引发联想。风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的礼物,有给人带来舒适的轻风、微风,也有给人类带来灾难的狂风、飓风,各种各样的风都会给人们带来不同的感受。本课旨在让学生体验风、感受风,并通过自己的观察、感知表现以风作为主题的作品。本课要求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回忆和体会放风筝的情景,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放风筝的内心感受。教材要求创作时画出放风筝的场面、气氛和有趣的放飞感受,以此来表现内心对风筝的真实感受。
二、教学目标:
1.感受风的奇妙,运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不同的风带给人的不同感受。
2. 引导学生通过创意和绘画,表现风吹来时的情景和感受。
3. 通过学习,更好地感受人自然及生活的美好。
4. 引导学生欣赏风筝的造型特点,理解对称特征事物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飞行物体的基本常识,体验放飞活动的乐趣。
5. 表现放风筝的场面、气氛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1. 引导学生把自己对风的观察、体验与感受表达丁画面中。
2.体验风来时的教学组织及时间的调控。作画大胆、自由,作品生动、富有创造力。
3. 了解风筝的特征,理解对称特征事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4. 以绘画的形式表现放风筝时的场景、气氛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
师:范画、风车
生:课本、画纸、水彩笔、油画棒
五、教学过程:
一、交流
同学们,我们学过科学,你们知道哪些自然现象?(风 雨 雷 电……)
在原始社会,遇到这些现象,我们人类会显得束手无策。可是,随着人类文明的发现,我们能很好的利用这些现象,譬如说利用风来发电,还可以利用风来做游戏呢?是什么游戏呢?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风筝。(板书课题)
你们喜欢放风筝吗?放过什么风筝?请描述放风筝的过程。
你还知道哪些风筝的种类?
二、介绍知识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风筝的有关知识吗
风筝的简史:
风筝被世界公认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它发明于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做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从唐代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在欧洲,中国的玩具风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发展,美国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因此,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风筝的分类:串式类, 代表作品为龙头蜈蚣风筝。
硬翅类,以潍坊杨家埠风筝为代表。
软翅类,此类风筝多表现飞鸟、昆虫、金鱼等内容。
板子类,代表作品为八卦风筝。
立体类,内容多为宫灯、花瓶、飞机。
四、欣赏
让我们来欣赏一些优秀的风筝作品。
1. 欣赏老师准备的范图
2. 欣赏美术书中的图片
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五、创作
1. 老师示范:放风筝的人的各种动作。
2. 学生练习:(第2课时)
要求:
1 独立创作一幅放风筝画。
2用线条和色彩表现。
六. 评价
学生优秀作业展示
1. 评出“最佳动作奖”。
2. 请介绍自己画中的故事。
七. 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风筝,画了放风筝,大家表现得都很好。
对于现代人来说能源就是一切,煤炭、石油虽然很好用,但却用一天少一天,总有一天会用完的。风却不一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兴能源,是干净无污染的能源,让我们多多关注它,用好它。
本课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
1. 风筝被世界公认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它发明于中国,至今以有2000多年的历史.到了宋代,风筝已成为儿童的普通玩具,并流传到少数民族地区,还传人其他国家.
2. 风筝借助风的升力飞翔,风筝的材料,形状.翅膀的长宽比例,对风筝的飞翔都有关键的影响.所以制作者不仅要关注风筝造型的美丽奇特,还要考虑它是否善于飞翔.
3. 风筝的分类:串式类, 代表作品为龙头蜈蚣风筝。
硬翅类,以潍坊杨家埠风筝为代表。
软翅类,此类风筝多表现飞鸟、昆虫、金鱼等内容。
板子类,代表作品为八卦风筝。
立体类,内容多为宫灯、花瓶、飞机。
4.水粉画的技法:1)水分的控制2)用笔的方法3)颜料的性能 (水粉颜料具有覆盖性)
教学反思:
让学生感受风的同时,也学到了一些有关风筝的知识。玩中学,孩子们很开心。但是我认为局限在让学生画放风筝的场景,还是有点枯燥。如果能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一个风筝,让后在风筝上画图案,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获得成就感。同时也了解了制作风筝的方法。但是我一直苦于寻找制作风筝的材料。我想这我以后要关注一些,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创造这个条件。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