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第6册美术第20课《形形色色的人》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0-05-11   点击:   来源:武进政平小学   录入者:王红霞

20  形形色色的人  

一、教材分析:   

大是这个世界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生活中有各式各样的人,他们或许高矮、胖瘦、职业、年龄不同,也或许民族、国籍等有差异,他们组成了形形色色的人群,是可爱的人类。本课通过让学生回忆、观察、表现,使他们更深刻地了解生活中多姿多彩的人,从而更加热爱生活,关爱人类。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各式各样的人群,掌握他们的外形特征,能自如地表现形形色色的人。   

(2)操作目标:能用绘画或者手工制作的形式自如地表现各式各样的人。   

(3)情意目标:通过学习,对人类有广博的爱心,对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人有更多的了解。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各式人群的特点,抓住人的外形特征以及人的动作特征。   

教学难点:造型时充分表现形形色色的人群,用各种材质巧妙地造型。   

四、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张大铅画纸、水彩笔、剪刀、双面胶等。   

学生准备:双面胶、水彩笔、作业纸。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说一说  

先组织教学,稳定学生上课的情绪。   

在国庆节或者是一些特殊的节日,在大街上我们会看到许许多多的人,人们穿着鲜艳的服装,兴高采烈地购物、游玩,你会用怎样的词语来形容这些人群?   

我们的世界就是有这些形形色色的人群组成的。   

二、欣赏  

我们来看看在我们身边经常出现的各种各样的人。   

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不同类型的人,激发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形形色色的人。   

三、画一画:   

请一个小朋友躺在大铅画纸上,画出他()的外形,挂在黑板上。   

教师:这是一个巨人,你能画出平时所见到的有趣的人吗?让我们来组成一个有趣的小人国,让他们全部生活在这个巨人的身体里面。   

学生用绘画、剪贴的形式表现形形色色的人。(也可用一些有色卡纸。)   

绘画形式的多样:直接用水粉画人;用记号笔画好轮廓后,在用油画棒上色;直接用油画棒上色……  

对于出现的情况,及时利用实物投影讲解示范。  

四、贴一贴:   

把画出来的人剪出来,贴在巨人的身体里,可以把画的人物剪下来,将脚或脚下多留的一块纸,向前或后折一下,粘贴于巨人身体之中;也可以在人物的反面中间,粘上折纸,贴在巨人身上,这样的人物更有一种立体的感觉;还可以在里面自由地画上一些建筑或植物等。   

五、展评:让学生欣赏、讲评形形色色的人,充分体验集体合作带来的快乐。   

第二课时   

一、找一找:   

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收集的有特征的人的图片,让学生猜一猜他们是谁?你是怎么猜出的?他们的特征是什么?(可以用漫画杂志上的明星头像等。)   

再找一找班级里脸部有明显特征的同学,你能说出他们的特征吗?   

学生讨论,交流。   

二、表现 (绘画或陶土):   

我们能不能用手工的形式来制作一个人物(材料可以是陶土、泥工、也可以是面团等,也可以加上各种综合材料的辅助),可以抓住人物的面部进行刻画,也可以突出他们的动作,也可以是人物的有趣外形或服饰。   

三、评一评:对有新意的作品进行展示,激发学生思维的扩展。   

四、欣赏(:无锡的小泥人等)   

欣赏无锡的小泥人,感受他们的夸张变形和稚趣。再欣赏意大利画家莫迪利阿尼的作品,他的人物造型,鹅蛋型的脸,长长的略带倾斜的脖子,长长的鼻子等。这些都是艺术家在捕捉人物时,抓住了他们的特征,并加以概括制作成的。我们在塑造形形色色的人物时,也要善于抓住人物的特点。   

五、展评:   

让学生自由地欣赏各自的作品,最后放置于一块展板上,也可以是讲台上,让学生欣赏别人作品的同时,反思自己的作品,并通过集体的展示,领略形形色色的有趣的人。世界之所以丰富,就是拥有了这些形形色色的人呀!   

本课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  

1  从生活中或影视中选取身材相貌有明显特征的人,把他们画出来。  

注意:抓住人的外形特征以及人的动作特征。注意人丰富的表情。  

教学反思:  

学生对于画人物也是感到相对困难的,我往往在上这类课的时候,在黑板上画出最基本的人物想象,用椭圆的头,方形的身体,方形的四肢,然后再根据他们的穿着打扮,以及动态在添加改变,这样学生感到稍稍的容易一些。只是我觉得身体比例关系是我在人物教学中容易忽视的一点,所以今后要注意起来。  

每课一得:  

教师要多关心帮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也许你的一句话或是一次示范,对他们就是很大的帮助。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