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三年级美术第4课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08-04-28   点击:   来源:武进政平小学   录入者:王红霞
第4课  风筝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飞行单元的第一课,风筝是世界公认的人类最早的飞行器,理解作为玩具的中国风筝在飞机发展史中的重要作用,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本课要求运用学生已有的经验,回忆和体会放风筝的情景,用绘画的形式表现放风筝的内心感受。教材要求创作时画出放风筝的场面、气氛和有趣的放飞感受,以此来表现内心对风筝的真实感受。
二、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欣赏风筝的造型特点,理解对称特征事物在生活中的应用。掌握飞行物体的基本常识,体验放飞活动的乐趣。
2. 表现放风筝的场面、气氛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表现能力。
通过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感受民间艺术独特的魅力。
三、教学重难点:
1. 了解风筝的特征,理解对称特征事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2. 以绘画的形式表现放风筝时的场景、气氛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
师:范画、照片
生:课本、画纸、水彩笔、油画棒、风筝、图片
五、教学过程:
一.交流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还记得老师布置的作业吗?现在人类运用了哪些风的能源?(学生交流)
古代的人也很聪明,也注意到了风的力量。最为著名的是我们喜欢的游戏:放风筝。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风筝。(板书课题)
你们喜欢放风筝吗?放过什么风筝?请描述放风筝的过程。
你还知道哪些风筝的种类?
二.展示
请展示同学们自己带的风筝和图片。
三.介绍知识
风筝的简史:
风筝被世界公认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它发明于中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中国从唐朝开始,风筝逐渐变成玩具。到了晚唐,风筝上已有用丝条或竹笛做成的响器,风吹声鸣,因而有了“风筝”的名字。从唐代开始,中国风筝向世界流传,先是朝鲜、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然后传到欧洲和美洲等地。在欧洲产业革命形势的影响下,中国的玩具风筝在那里向着飞行器发展,经过英国的凯利,澳大利亚的哈格瑞夫和德国的李林达尔等人的努力,最后在美国由莱特兄弟造成了最早的能载人成功飞行的飞机。因此,在美国华盛顿宇航博物馆的大厅里挂着一只中国风筝,在它边上写着:“人类最早的飞行器是中国的风筝和火箭。”
风筝的分类:串式类, 代表作品为龙头蜈蚣风筝。
硬翅类,以潍坊杨家埠风筝为代表。
软翅类,此类风筝多表现飞鸟、昆虫、金鱼等内容。
板子类,代表作品为八卦风筝。
立体类,内容多为宫灯、花瓶、飞机。
四.欣赏
让我们来欣赏一些优秀的风筝作品。
1.  欣赏老师准备的范图
2.  欣赏美术书中的图片
欣赏优秀学生作品
五. 创作
1.  老师示范:放风筝的人的各种动作。
2. 学生练习:
要求:○ 独立创作一幅放风筝画。
○用线条和色彩表现。 
六. 评价
学生优秀作业展示
1. 评出“最佳动作奖”。
2.    请介绍自己画中的故事。
七. 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风筝,画了放风筝,大家表现得都很好。
对于现代人来说能源就是一切,煤炭、石油虽然很好用,但却用一天少一天,总有一天会用完的。风却不一样,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兴能源,是干净无污染的能源,让我们多多关注它,用好它。
本课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
1. 风筝被世界公认为人类最早的飞行器.它发明于中国,至今以有2000多年的历史.到了宋代,风筝已成为儿童的普通玩具,并流传到少数民族地区,还传人其他国家.
2. 风筝借助风的升力飞翔,风筝的材料,形状.翅膀的长宽比例,对风筝的飞翔都有关键的影响.所以制作者不3. 仅要关注风筝造型的美丽奇特,还要考虑它是否善于飞翔.
3. 风筝的分类:串式类, 代表作品为龙头蜈蚣风筝。
硬翅类,以潍坊杨家埠风筝为代表。
软翅类,此类风筝多表现飞鸟、昆虫、金鱼等内容。
板子类,代表作品为八卦风筝。
立体类,内容多为宫灯、花瓶、飞机。
4.水粉画的技法:1)水分的控制2)用笔的方法3)颜料的性能 (水粉颜料具有覆盖性)
教学反思:我吸取了上课教训,我先自己画,边画边讲授技法。果然学生对直接用水粉作画有了初步了解。但是又一个问题出现了,那就是我预先作了示范,大部分学生的作品都与我相差无几,这又是一个大问题?该怎么办呢?只有慢慢摸索寻求答案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