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空间与图形总复习
《图形与位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描述物体间位置的不同方法,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确定物体的位置,理解物体位置的关系是相对的。
2、使学生能按指定要求在平面图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准确而完整地描述出简单的行走路线。
3、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联系和综合,感受数学的发展,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回顾整理
1、想一想,我们学过的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有哪些?
班内小组交流,学生发言。
全班汇报后板书:用“上、下、前、后、左、右”表示;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表示;用“数对”表示;用“方向与距离结合”表示。
3、确定位置为什么要这么多方法?这些方法有什么区别?
预测:后两种方法确定位置更精确,前两种只能确定大概的位置。板:在黑板上标注箭头,板书精确。
4、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描述一些教室里物品的位置吗?
学生发言。
我们在确定一个物体位置的时候,都先要确定一个标准,我们把确定位置时作为标准的这个物体就称为参照物。
请你以你自己的位置作为参照,说说XXX在你的什么位置?说说校门在你的什么位置?你家在你的什么位置?
用东、南、西、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来描述家的位置。
你能找到这八个方向吗?
在地图上你能找到这八个方向吗?出示平面图,指出八个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在确定位置时,还应用到了哪些知识?
二、练习与实践
1、完成第1题,这青山动物园平面图的一部分
学生自主完成各题。集体交流。
说说为什么同时猴山,却有时在东南,有时在西南?
明确参照物不同,则方向就不同。
用数对表示各景点,并说说数对的含义。
2、复习数对。
用一张方格图纸来表示我们同学的座位。第一列的第一个同学我们就可以用数对(1,1)来表示他的位置,他同桌的位置怎样表示?(2,1)
用数对表示自己的位置和你好朋友的位置。有一个同学他的位置是(5,x),他是谁?有可能是哪些同学?
3、完成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说说在完成过程中运用了哪些知识?解题时要注意什么?
4、复习路线图的运用。
图形与位置的知识,除了可以用来确定物体的位置,还可以用来描述行走的路线。
出示第3题,相互说说2路车行驶的路线。
三、反馈小结,内化提升。
今天复习了图形与位置,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感到困难的地方?
教学反思:复习不仅是让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和方法进行回顾与整理,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启发学生产生新的思考、获得新的知识,进而加深理解,提高能力。为此,教师在带领学生有条理地进行回顾和整理的同时,着力引导学生探寻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内在联系,启发他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展开探索和交流。当学生按时间的顺序回忆出小学阶段学习的确定位置的方法后,我提出几个问题:确定位置为什么要这么多方法?这些方法有什么区别?引发了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对几种确定位置方法产生了新的认识。同时,我还把把基础知识的复习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结合,在解题过程中不断地使学生对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