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总复习
《式与方程总复习2》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意义和思想,加深对有关百分数的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进一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3、使学生在系统复习的过程中,体验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对有关百分数的数量关系的理解,提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感受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自主练习。
1、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复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板书课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自主练习。
独立完成“练习与实践”第7-8题,教师巡视。
二、解决问题,梳理知识。
1、了解学情。
统计两题的解答情况。
预设:“练习与实践”第7题绝大多数学生会解答,而“练习与实践”第8题可能在解答过程中有不同的方法,也有可能部分学生不会解答或解答错误。
2、释疑解难。
交流:
(1)“练习与实践”第7题
交流思考过程,形成技能:包括思考的一般方法、两种不同又有联系的方程和改写成算式解答的方法等。
(2)理解“练习与实践”第8题。
指名说说思考过程,体会其中的规律和思考方法,形成相应的技能:可以是方程的形式,也可以是算式的形式。一般假设单位“1”的量为X,用甲的现价+乙的现价=108。
三、动手操作,探究规律。
1、呈现研究素材。
呈现一张月历卡,引导学生理解图片的意思。
2、动手操作,感悟规律。
发放印有月历卡的练习纸,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每个长方形至少框3次。思考:每次框出的数与数之间的关系。反复操作,看看有怎样的规律?
3、交流反馈,自主解答。
交流发现:长方形框内数的关系。完成第1问。
4、小组活动。
活动规则:同桌为一组,一人用其中一种长方形框出4个数,说出它们的和;另一人说出4个数各是多少?
四、总结:
谈谈本节课的收获。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式与方程复习》的第二课时,主要是让学生列方程解答有关百分数计算的实际问题。在练习中我尊重学生的选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不同的解题方法,体现了方法的多样性,同时也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有关百分数的数量关系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9题既有一定的思考性,又有较强的趣味性。我让学生通过反复的操作与观察,探索并发现每次框出的4个数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开展游戏。通过这样的活动,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另一方面则有利于学生进一步感受用字母表示数以及列方程解决问题的优越性。但部分学生对规律的应用还是存在问题,看来在规律的探究和理解上还不够充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