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认识正比例图像》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0-03-31   点击:   来源:武进政平小学   录入者:丁丽丽

第五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  

《认识正比例图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能利用给出的具有正比例关系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直线,能根据具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的数值看图估计另一个量的数值。  

2、使学生在认识成正比例图像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量之间相依互变的关系,感受有效表示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不同数学模型,进一步提升思维水平。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探索数学知识和规律的意识,养成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经历“描点法”画出正比例的图像。  

教学难点利用正比例图像进行估计和判断,体会正比例图像的价值。  

教学过程:  

一、呈现列表,复习导入。  

1、复习正比例的意义。出示例1的表格  

根据表中的数据判断时间和路程成正比例吗?为什么?  

2、像例1中表中的数据,有时也可以用图象的形式来表示。出示已标出纵轴、横轴以及相关信息的方格图。理解纵轴、横轴表示的数量。  

3、师先示范描点(一两个),  

4、学生按照要求描出表示其他各组数据的点。  

5、观察这些点的排布规律,用线连起来。  

6、这就是正比例图像,。  

二、研究图像,回答问题。  

1、说说其它正比例图像中各点表示的意义。  

预设:2小时行160千米;3小时行240千米;……  

2、途中描的点在一条直线上吗?为什么?  

3、根据图像判断:这辆汽车2.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行驶44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师边演示边讲解:  

1)先在纵轴上找到表示2.5小时的点,并从这点起作纵轴的平行线,与已知图像相交与一点。  

2)再从交点起作横轴的平行线,与纵轴相交得到一点。  

3)最后依据与纵轴的交点进行估计。  

4)行驶440千米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5、同桌说说:一个同学说一个数据,另一个同学估计另一个数据。  

三、完成练习,进一步研究正比例图像。  

1、完成练一练  

1)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  

2)用描点法画出表中两种量的正比例图像。  

3)利用图像进行估计,体会正比例图像的意义和作用。  

 2、练习十三第45  

4题的第(1)题,学生可以根据图像的特点来说明判断理由,也可以从图像上选取几个点,根据这些点所表示的路程与时间分别求出比值,再作判断。  

4题的第(2)题,要求学生根据图像进行估计,答案有些出入是允许的。  

5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在通过组织交流帮他们进一步明确方法,加深认识。还可以让学生再提出一些类似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三、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收获?  

四、课堂作业:补充习题相关练习  

教学反思:  

认识正比例的图像对于学生来说较为简单,学生经过描点后都能发现正比例图像是直线的事实。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利用正比例图像进行估计和判断,针对这一难点,在课上我加强了操作的指导,并和计算相结合,使学生掌握了估计和计算的方法。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