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解比例》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0-03-30   点击:   来源:武进政平小学   录入者:丁丽丽

第三单元比例《解比例》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2、通过合作交流、尝试练习,提高学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解比例的方法,学会解比例。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复习铺垫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  

2、判断下面每组中的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为什么?  

6:38:4  

3、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  

二、主动探索,掌握方法。  

1、教学例5  

出示,理解题意。学生写出组成的比例。  

说明“比例中未知的项可以用x表示。  

展示学生所写的比例,你能求出自己所列比例中的未知数吗?  

学生尝试练习,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交流:说说计算的依据是什么?  

说明: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2、教学“试一试“  

学生独立解题,集体订正。  

3、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  

变成方程以后,再怎么做?(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从上面的过程可以看出,在解比例的过程中哪一步是新知识?(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一练。突出比例的基本性质在解比例中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解比例的方法不是唯一的,可以根据数字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解比例。  

2、完成练习十67两题。  

学生说说放大、缩小的含义,并写出比例,解比例。  

3、练习十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校对。  

补充:照第二杯蜂蜜水中蜂蜜和谁的比计算,如果有45毫升蜂蜜应加入水多少毫升?  

4、完成思考题。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在解比例时要注意什么?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的内容较为简单,于是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去主动尝试求出比例中的未知数,大部分学生利用已有经验能够解决,课中我展示了学生的两种计算方法,让他们说说思考的方法,在交流中逐步总结出解比例的一般方法。课中我也有针对性地对一些后进的学生以关注,因此教学效果较好。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