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0-03-30   点击:883   来源:武进政平小学   录入者:丁丽丽

第三单元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理解比例的意义的基础上认识比例各部分的名称。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2、体会不同领域数学内容的内在联系,发展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判断;明确比和比例的区别。  

教学过程:  

一、自主合作,主动探索。  

1、教学例4。谈话:把左边的三角形按比例缩小后得到右边的三角形,你知道是按几比几缩小的?你能根据图中的数据写出比例吗?  

学生独立写比例。展示学生的作业。  

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自学书本,后交流。指名结合具体的比例介绍项。  

观察这些比例,你有什么发现吗?  

独立思考,小组讨论。  

引导:在上面的比例中我们发现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这个规律在其他的比例中也存在吗?你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呢?

学生分组合作,写出一些比例验证规律。  

小结:大家的发现就是比例的基本性质。谁能完整地说一说?相机引出字母表示这一规律和分数的形式的比例。  

2、教学“试一试”。  

学习的比例的基本性质有什么用呢?,完成试一试,引导应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  

3、刚刚我们认识了比例的基本性质,那比例和比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呢?  

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后指名汇报。师相机板书。  

二、组织练习,巩固提高。  

1、完成“练一练”  

学生尝试做,交流判断的方法,明确既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判断,也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  

2、练习十第14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交流。  

3、补充:  

258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可以是(      

20以内的合数组成一个比例(      ),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检验(                )。  

根据2×63×4写出比例(                      )。  

三、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教学中能恰当地运用学生的资源为教学服务,如学生根据图写出不同的比例后,我及时收取和展示了学生的成果,使其成为后续学习的资源,让学生通过对资源的交流、观察,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但我没有局限于此,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追问“是不是其他的比例中也有这样的归律?”引导学生写出比例研究,然后通过全班的交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事例,从而进一步理解了比例的基本性质。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