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百分数的应用
《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2页的例1、试一试和练一练,练习一的第1~3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理解并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基本思考方法,并能正确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方法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对百分数的理解,体会百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分析方法,并能够正确列式解答。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出示:东山村去年原计划造林16公顷,实际造林20公顷。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下列问题:
原计划是实际的几分之几?原计划比实际少造林几分之几?
实际是原计划的几分之几?实际比原计划多造林百分之几?
原计划造林是实际的百分之几?
指名学生口答算式。并说一说解题的方法和数量关系。
追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百分之几有什么相同之处?解答这些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二、教学例1
1、老师也来提个问题“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生读题。
问:解决这个问题你觉得要从哪里入手呢?同桌交流。
指名汇报。
交流中突出:单位“1”的量是谁?谁和单位“1”的量比较?
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什么?
师:通过研究,你们认为这道题应该怎样来解答?
学生列式解答,并交流每一步求的是什么?
全班交流,列出综合算式。
小结:刚才我们通过讨论发现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相当于原计划的百分之几。所以只要用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除以原计划造林的面积。
进一步引导:还有其他不同的想法吗?
根据两个已知条件,我们刚刚还求出了实际造林面积相当于计划的百分之几,你会根据这个列式解答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这个问题吗?
学生列式计算后追问:这里得到的125%与刚才得到的25%这两个百分数有什么关系?
联系学生的讨论明确:从125%中去掉与单位1相同的部分,就是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百分数。
提出要求:根据上面的讨论,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还可以怎样列式?
学生列式后追问:“125%—100%”这个算式中,125%表示什么意思?100%呢?
三、教学“试一试”
1、出示问题: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
启发:根据例题中问题的答案猜一猜,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
学生猜想,老师暂不作评价。
学生列式解答,验证猜想。
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方法。
重点明确:这个问题又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以哪个数量作为单位1?要求“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
2、学生列式计算后讨论:这个答案与你此前的猜想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
3、比较试一试和例1。
试一试和例题有什么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在解题时又有什么不同?你觉得解答这类题关键是什么?
小结:“试一试”与例题中的问题都是把实际造林面积与原计划造林面积进行比较,但由于比较时单位1的数量不同,所以得到的百分数也就不同。
四、巩固练习
(一)分析下面每个题的含义,然后列出数量关系式.
1、今年的产量比去年的产量增加了百分之几?
2、实际用电比计划节约了百分之几?
(二)只列式不计算.
1、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男生比女生多百分之几?
2、某校有男生500人,女生450人,女生比男生少百分之几?
3、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到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4、一种机器零件,成本从2.4元降低了0.8元,成本降低了百分之几?
(三)思考
男生比女生多20%,女生就比男生少()。
(四)填空。
(1)8是10的( )% 10是8的( )%
(2)10比8多( )% 8比10少( )%
(五)指导完成“练一练”
1、要求学生自由读题。
2、提问:你是怎样理解“2005年在读研究生的人数比2004年增加了百分之几”这个问题的?
学生讨论后,要求他们各自列式解答。
3、根据学生在解答过程中的表现,相机提问:计算中有没有遇到什么新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后,引导他们自主阅读本页教材的底注,并组织适当的交流。
(六)指导完成练习一第1~3题
1、做练习一第1题。
可以鼓励学生独立完成填空。如果有学生感到困难,可启发他们先画出相应的线段图,再根据线段图进行思考。
2、做练习一第2题。
先让学生说说对问题的理解,再让学生列式解答。可提醒学生把计算的商保留三位小数。
3、做练习一第3题。
先鼓励学生独立解答,再通过交流让学生说清楚思考的过程。可提醒学生利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五、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时,通常可以怎样思考?计算过程中还要注意些什么?
教学反思: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与分数实际问题不论是解题思路还是解题方法上都有着联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出示例题的条件,让学生提出问题,解答问题,在解答过程中回顾分数实际问题的解题方法,接着引入新课,利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知识。在教学中,我也适当补充了一些练习,让学生通过对比练习、有针对性的练习巩固了知识,教学效果较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