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作一
教学要求:观察一种自然现象,如朝霞晚霞,月圆月缺,春风春雨等,把它的变化特点写出来,题目自己定。
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二八月,看巧云》,感知基本内容,了解二八月的去多姿多彩。
2、结合“习作要点提示”,明白写好景物的要领。
3、能按要求完成作业,连续观察自然现象,注意写出它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景物特点,按照顺序抓住过程细致描写。
课前准备:观察自然现象 春风春雨 朝霞晚霞等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自然的景色是美丽的,春天的晚霞更是美丽无比。我们如果能把这美景写下来,让别人一起分享,那该多好啊!有位小作者,她把二八月的巧云写得多姿多彩,美极了!
二、学习例文,感知写法:
1、轻声读例文,在草稿纸上列出这篇文章的提纲。
2、联系列出的提纲和作文,说说这篇文章好在哪里?
(例文《二八月,看巧云》写的是二八月的云在造型和色彩上的特点。作者没有平均用力,而是有详有略,在云的造型上浓墨泼洒,重点描写了云形状的奇巧。小作者分了三种情况来写:集中在一起的云、分散的云和鱼鳞似的云。而每一处都能抓住景物的特点来写)
3、小结:作者详略得当,重点写了云的形状,分三种情况,抓住了景物的特点和变化。
4、再读读例文,想想作者把文章写得这么好,除了以上的特点,还有什么地方值得你学习?
三、再学习一篇例文
神秘的风
风,总是神神秘秘,行踪莫测,它的出现有时会给人们带来无穷的快乐,但也有时不能。
春天,微风缓缓地吹过田野,吹过山岭。嫩绿的小草在地里睡了一觉醒来,慢慢地把脑袋伸出地面,小树发芽了,它们随着风儿翩翩起舞。小鸟快活地在天空飞翔,在尽情地歌唱。风儿用手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软绵绵的,舒服极了。
夏天到了,天气总是那么闷热,人们多么希望风儿快些到来。而风儿却变得格外的淘气,总在跟人们捉迷藏。好不容易出现了一丝风,可还没来得及高兴呢,它又跑得无影无踪了,无论怎么都找不到它。嗨,真是拿它没办法!
在秋天来临之季,金风也赶来了。它带着丰收的喜悦,带着神奇的色彩,带着清爽的空气,拿着一支大画笔,把树叶染得黄黄的,把田野、果园染上了金黄色。一切都变得金灿灿的,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再加上风儿那优美的舞姿,更是让人快乐无比。
冬天很快就到了,金色世界成了白茫茫的一片。朔风毫不客气地蹿了来,它不像春天里的风那么温柔、贴切,而是来得又快又猛,像是一群饿急了的猛虎从四面八方呼啸而来。它折断了一根根光秃秃的树枝。在北方,它将正在玩雪的孩子赶回了家。街上的行人穿得像棉花包似的,弓着身子,低着头,缩着脖子,艰难地行走。出门的人也不多,大家似乎都不敢再跟朔风会面了。不过我想,风儿也许并不是有意的,它可能是太心急,盼望着早日迎来新的春天吧!
风的神秘,尽管有时会给人带来一些不愉快,但这也是它的魅力所在。
1、自由读读,给这篇文章列出提纲。
2、仔细揣摩,可以和同桌讨论,这篇范文又有什么特点?
(1)巧用比喻、排比、拟人都修辞手法。
(2)展开合理的想象。
(3)可简单穿插科学原理的介绍。
(4)表达自己的情感或感受。
四、学生列写自己的习作提纲
1、教师巡回指导
2、同桌可讨论交流
3、选择几个提纲作分析
五、学生练写习作
六、评讲作文
1、评讲例文
钱宸的《雾》
这篇文章遣词造句非常生动,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最突出的地方是把写景和想象结合起来,如“在这个白色的世界里,就我一个人似的,我可自由了……”
通过评讲让学生学习这种写景与想象巧妙结合的方法。
魏路路的《雾》
这篇文章结构非常清晰,选取了非常典型的三个场景:雾中的景、雾中的人、雾中的车进行了重点描写。这种选取重点材料,以移步换景的写法构思的作文也非常具有典型性。现在很多学生的作文就是条理不清且没有重点,这篇作文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潘仁杰的作文《雾》
这篇文章写得较长,写了关于雾的许多方面的内容,但却没有一根线把这些珠子很好地串起来,结果看起来很乱。通过评讲,通过评价,让他知道该怎么调整。
七、评讲后二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八、同学之间互读互评。
九、誊写在大作本上。
教后析:这篇习作在范文和学生优秀习作的启发下,学生能很好地构思了。在这篇习作前,指导学生观察了三天雾,但有的学生会观察,有的学生不会观察,所以在观察时,一定要指导学生以科学的观察方法,并指导记录好。
习作2
习作要求:学会根据别人的意见修改作文,同时也学会评价他人的作文。
教学目标:
1、通过阅读《拔河》这篇作文主,再根据自己的拔河体验,了解其习作中存在的问题。
2、认真阅读老师的批语,了解“眉批”和“总批”的内容及位置,读懂教师的修改意见,明确写好作文的具体要求。
3、尝试学习评价他人的作文,在评价中提升自己。
教学过程:
一、情境渲染,明确要求
1、谈话回忆拔河场景,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当时的情景。
2、学生就拔河的过程,抓住时间、地点、人物、事情。
3、教师导入:有一位同学就这次比赛写了一篇《拔河》的作文,我们这节课的任务就是来帮助他修改修改。
4、教师板书课题,提示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二、初读内容,查找缺点。
1、投影出示《拔河》的内容,学生边朗读边找出这篇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2、学生联系自己的拔河体验,小组讨论后派代表在班上汇报。
3、指导学生读懂课本上老师的修改意见,比较老师批语和学生汇报之同的不同,进一步明确修改作文的具体要求。
4、教师引导学生认识眉批和总批,及时小结:眉批一般用以指出作文中字、词、句、段方面的优缺点。
三、再读作文,明确改法
1、学生默读全文,思考本篇作文如何修改,可用铅笔在文中作适当的批注。
2、引导学生讨论,同桌各抒己见,小组内交流。
3、教师点拨:写好《拔河》这篇作文,除了注意写清拔河前、拔河中、拔河后的具体过程,还要注意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4、学生重点讨论第五自然段中场面描写的改法。
5、师生共同小结:在这篇作文中要侧重写好第一次比赛的场面,不仅要写出场景的气氛,还必须抓住典型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等进行具体刻画,做到点面结合,文章才会生动、活泼、感人。
四、学生练习,学会评价。
1、选择第一次习作中肖强的作文,统一印发给学生后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的文章。
2、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评价,学写眉批总批。
3、投影几个小组的评价意见,讨论、交流、修改。
五、学生拿出自己周记上的一篇文章,交换评价。
学生自由评价
六、在投影上显示学生评价情况
交流评价,根据他人的评价意见修改自己的作文。
七、习作讲评
谢凯的《一件令我感动的事》
这篇文章是真人真事,作者写得十分真实、感人,尤其突出的是心理变化十分清晰、曲折,非常值得学生学习。
王晶莹的《新华书店》
这篇文章选取了一个非常小的题材,但以小见大,选取了老人看书和小孩看书两个特写镜头进行细致入微地描写,语言风趣幽默。内容还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实,具有积极意义。是一篇选材方面值得学生好好学习的佳作。
顾晟旭的《我家的“新成员”》
写动物的文章非常常见,学生也非常愿意写。但这篇文章写得非常有趣,视角也跟其他学生的写的文章有所区别。他选取了给小狗取名和给小狗找住处这两个事例,语言风趣幽默,把动物和人巧妙地贯穿在一起,通过写狗反映了全家幸福的生活。
八、评讲后二次修改自己的作文
九、同学之间互读互评。
十、誊写在大作本上。
教后析:这篇习作我把习作要求作了调整,旨在通过学习让学生学会评价他人的作文。经过教学,全班有三分之二的学生知道该从几个方面评价他人的作文,并学会用批改符号批改学生的作文。我想,这对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