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小学语文第十册《18 我和祖父的园子》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0-06-11   点击:   来源:武进政平小学   录入者:戴晓燕

《我和祖父的园子》

一、教材分析

《我和祖父的园子》是苏教版五年级(下)的第五单元“亲情依依”中的一篇课文。作者萧红记叙了在祖父的庇护下在园中自由自在、快乐逍遥的美好生活,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以及对祖父的深深怀念。

二、教学要求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7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板书课题:《我和祖父的园子》。齐读课题。

    2、同学们,这篇课文的作者就是著名的女作家——萧红。这篇文章其实是节选自她写的一本书《呼兰河传》。有人说这本书,让人读着读着,就不由得沉浸在已逝的烂漫的童年生活中;让人不由得就想站住了,笑微微地看着那个淘气的小姑娘。

    二、整体感知:

    过渡:那么你们想了解萧红的童年故事吗?自由朗读课文,读通课文,边听边思考:课文的哪些自然段介绍了园子里的情况?

    1、交流

    1)学习生字词

    第一组:蜂子、蝴蝶、蜻蜓、蚂蚱

    第二组:倭瓜、黄瓜、玉米、谎花

分类别(昆虫和植物类)

谎花是指不结果的花。

三、学习第2自然段

过渡:课文的第2自然段和第13自然段就是直接写园子的。现在请同学们自由的读一读第2自然段,在“我”眼里,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呢?

(一)自由读第二自然段。(相机指导)

1、抓住“样样都有”。还会有什么?(蜗牛、蚯蚓、小甲虫)

总之,不管是天上飞的,草里藏的,知名的,不知名的,样样都有。这真是一个充满生机的园子啊。

2、还是个什么样的园子?你从哪些句子中感受到?

美丽的、色彩缤纷的、充满神秘的(边说边指导朗读)

3、出示句子:蜂子则嗡嗡地飞着,满身绒毛,落到一朵花上,胖圆圆的就跟一个小毛球似的不动了。

①读读这个句子,喜欢吗?

(写出了蜂子的可爱,就像一个小毛球。对呀,这句话,就像一个特写的镜头,放大放大放大,让我们看到了蜂子可爱的样子)

4、这么多可爱的昆虫,色彩缤纷的昆虫,如果你就是这位小姑娘,你会怎样来介绍这个园子呢?带着怎样的语气?

5、就是这么一个四、五岁的小女孩,在这个园子中,会和这些小昆虫有怎样的故事呢?

小结:多么有趣啊。我们仿佛看到了小女孩在满园跑着,听到那开心的笑声,她的天真、快乐感染着我们。这个园子对于她来说充满着快乐,所以这个园子其实就是她的——乐园!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阅读《拓展阅读》

写《习字册》上的生字

教后析:这篇课文是一篇充满童趣的散文,我把这篇课文提炼成两部分,园子大而美,园子趣而自由。因此,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完成了对园子大而美的感悟。从课堂情况来看,学生还是能非常容易地感受到这一点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品“趣”。

1、生齐读课题。上节课,我们初步阅读了第一段,能说说这个园子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吗?(色彩斑斓、美丽、充满生机、鸟栖虫居、童话般的……)

2、那在这样一个童话般的园子里,我跟着祖父都做了些什么呢?(栽花、拔草、种菜、铲地、嬉戏、浇菜……),是呀,作者写了这么多的事情,有趣吗?那你觉得哪个自然段写得最有趣呢?(出示自读要求)

二、进入文本,品味“有趣”。

1、学生按要求自读。思考:哪一自然段写得最有趣?

2、汇报交流,相机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

3、交流:

小节3

1、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学生抓住体现动作的词来读,来体悟乐趣。(相机板书:快乐)

2、指导学生抓住“东一脚西一脚”、“踢”等词体会并读出我的淘气和快乐;

小结:是呀,踢出的是泥土和种子,可飞出的却是快乐!

小节4

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学生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读书。

你们也像他一样边读边想象这段话,读完交流想象到的乐趣。

乐趣一:拿着祖父给我的锄头;二:动作;三:我铲过的地的样子。

小节12

1、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学生采用边读边去体验作者心情的读书方法。

2、指导学生读出我的快乐,尤其是我的动作和“喊”的语句。

小结:是呀,我扬起的不仅是水滴,更是我的无忧无虑

11小节:

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他们采用边读边联想的读书方法读书。

学生再读,汇报自己读时联想到的。

引导学生联想到小时候读过的关于三心二意方面的童话故事。

是呀,小猫钓鱼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不能三心二意,但这里谁又会去在意一个四五岁孩子的三心二意呢,唯一让你们感受到的是什么?(板书:自由)

谁来用你的朗读表现我的自由?指导学生抓住四个“又”

14小节:

是呀,都玩得累了,都玩得睡着了,瞧,我玩得多尽兴呀!

13小节:

指导学生感知反复写法的作用。

同学们,我发现你们选的这些自然段,都是从萧红做这些事中体会到一种新鲜感,所以觉得有趣,有没有哪位同学独具慧眼,发现课文中还有一个自然段在表达上跟其他小节相比真的是与众不同、非常独特的?(出示)→→看看这三句话写的什么?萧红是怎么写的?反复地读、品、比较(其余同下处理)

学生说出有趣在哪里?把物当作人来写的方法把植物和小昆虫们写活了!  

反复大声品读,跟刚才大家找的那些句子比较一下,这段话还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句式一样,一些词重复出现)(适时点出红字)再读,从这样的句式中体会出什么?(园子里植物和小昆虫的自由和快乐)。

再找一找,在13小节中还有像这样的句式(本段共有三句反复的句子),找到读读,体会到的什么(还是园子里的自由和快乐)

引导学生再从全文中找找看(三处,分别是2311小节),(有时像这样相同的句式作者会让它们连续出现,有时会让他们分散在课文中,再找找看)

(出示全文中出现的类似“祖父栽花,我就栽花”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出这些句子时,从而一幅幅有趣的画面接二连三的浮现在作者的眼前,口味出她写作时享受的快乐和自由。

师小结:是呀,快乐是没有重复的,自由是不嫌罗嗦的!

三、再入文本,品“爱”

1、出示自读要求。思考:我不仅得到了自由和快乐,还得到了什么?

2、学生从文中感悟,同桌交流。

3、集体交流:

1)学生汇报交流结果,老师引导学生认识到祖父的“爱”。

答案可能一:拥有生机勃勃的园子;

答案可能二:拥有快乐自由的童年;

答案可能三:拥有祖父的爱。

…… 

2)指导学生从紧扣文中句子,发现细节感受到祖父对我的爱。(拔下锄杆→→为了我“玩“方便,对我的宠爱;我闯祸了,不骂,反而笑→→对我宽容的爱,让学生联系自己犯错;教我认谷子→→对我有耐心)

3)师:是呀,大家都关注到了文中的细节来体会,其实,我想,品悟了这些细节后,祖父有一个让人觉得亲切的表情就在大家眼前——“笑”,从笑中,我们完全明白了,我除了拥有快乐和自由,还拥有了祖父的爱(板书:爱)

4、出示插图,指导学生用“当……时,祖父笑了!”的句式进行说话练习。

“当我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把菜种都踢飞的,祖父笑了!”(师:这是开心的笑)

“当我从祖父手抢手水瓢,把手扬到空中时,祖父笑了!”(师:这是宽容的笑)

……

5、再入文本,读书体验。(出示13小节句段)让我们带着祖父的笑,轻轻地在嘴里读着这首爱的小诗,在心里暖暖地与萧红分享祖父那浓浓的爱吧。

6、体会作者反复句式的妙处。

(1)想象作者写这一段时的表情和心情。(指导学生感受相同句式一次次的出现,作者就一次次的在回味着祖父的爱,像涓涓细心,甜甜地滋润着心田)

(2)是呀,快乐和自由是不怕罗嗦的,爱更是不怕被重复的,只有拥有了爱的快乐和自由,才是最快乐的,最自由的,最让人难以忘怀的。

3)让我们再次走进13小节聆听萧红的心声,指名配乐读,读出我的自由,读出快乐,更读出祖父对我的爱。

四、走出文本,找“爱”、写“趣”

1、品读十四小节。就这样,在这个充满着快乐、自由和爱的园子,我玩累了……(出示14小节)来,我们轻轻地读一读,静静地走进萧红的梦中,去和她一起分享这份刻骨铭心的爱。生轻轻的齐读14小节。

2、总结延伸。祖父的爱在萧红心中化成了一部伟大的作品《呼兰河传》。(出示茅盾的语句)。

萧红就这样,在祖父无微不至的爱中睡着了,她做着一个梦,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梦呢?这个答案你们就自由地到《呼兰河传》中去寻找吧。

    教后析: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我重点参考了别人的获奖教学设计,反复研读后觉得非常美,但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觉得还是缺少了什么。深度,虽美,却难以完成第三个教学目标: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