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册语文《学习合作》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合作的原因和怎样合作,激励学生要在学习生活中学会合作。感受生活中合作的重要性和广泛性。
3、激励学生树立团结协作、自我牺牲等可贵的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我从你们身上看到一种可贵的合作精神”。
2、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与感受,获得“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 的感受。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老师讲故事,导入新课
1、老师讲一个故事。
师问:天堂中的人为什么会如此快乐呢?生讨论。
老师导入课题,板书课题: 学会合作
2、齐读课题后,提问:你们都想知道什么?
3、人们为什么要合作?怎样才能与别人合作成功?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学生自学: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遇到不理解的词句联系上下文想一想。
(2)课文围绕“合作”讲了几方面的内容,理清课文层次。
2、教师检查自学:
(1)检查生字新词。
出示:牺牲、典范、倾泻、和谐、协作、一幢楼、顾名思义、卓有成效
(教师指名读 齐读)
(2)学生交流词义
(3)指名逐段读课文。
(4)学生交流分段及段意。
三、朗读、探究课文
师:我们初读课文后,你知道每个人都离不开合作。
(一)探究“离不开合作”。
1、为什么离不开合作,合作有什么重要意义呢?自读课文第1——3节,找出相关部分。(边读边画)
2、指名说。
学生、工人、军人作为社会上各行各业的人,请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离不开合作的原因。
3、师小结:
(1)指名说
(2)指名说对这句话的理解
(3)如想取得成功,就必须学会合作,同学们好好读一读这一段,记住这个人生道理。自读、指名读。
(4)谁牢牢记住这个人生道理了,谁起来告诉大家。
过渡:我们认识了合作的必要性,知道了在人与人之间离不开合作,那么怎样才能使合作的效果更好,也就是怎样才能卓有成效的合作呢?我们下堂课继续学习。
四、迁移运用
1、合作“演讲”,要求:小组进行合作,做好一次演讲。
2、小组训练,师巡视指导。
3、展示自我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我在开始导入时运用了一个故事,讲的是地狱里的人不会合作,天堂里的人因为合作,所以长得都满面红光。同学们听得都兴趣盎然,这篇课文条理也很清晰,分别讲了“什么是合作”、“怎样合作”、“合作的意义”,所以分段时学生很快就完成了。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导人新授内容
二、学习探究“怎样卓有成效”地合作。
1、自由读(边读边作笔记)。
2、学习第一事例。
(1)指名说说第一个事例的内容。
(2)谈谈你对交响乐团的认识。生交流回答
(3)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演奏的乐曲如何呢?
(4)师:这就是课文要向我们表明的观点。那么怎样读,才能体现这种协作精神。
3、学习第二事例
(1)谈谈这个实验
A、小组交流,探讨实验的目的与其中所面临的困难。
B、小组互相指点朗读,抓住人物与事件的特点。
(2)感受这个实验
A、师:实验最后成功,外国专家说了一句话,请同学们读出自己体会的语气。
B、指名读。分析什么是“合作精神”。
师引出说出“在合作过程中要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有自我牺牲精神。”
(3)升华“自我牺牲精神”。小组交流,集体谈感受。
(4)有感情朗读这一事例,读出“中国小学生可贵的合作精神”。
(5)师小结:可见,卓有成效的合作,不但要有协作精神,为着统一的目标,尽力做好分内的事情,还要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
A、自读课文第六小节,边读边画出具有意义的句子。
B、齐读这一小节。
三、理解第三段。
自由读,谈谈你对既要“竞争”,又要“合作”的体会。
四、总结全文
五、指导学生练习演讲
六、作业
1、练习演讲
2、学写一篇演讲稿。并在班里进行演讲
教学反思:
本文条理特别清晰,如“什么是合作呢?”“为什么要合作”、“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呢?”等等,都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段与段之间过渡自然,逻
辑关系清晰,能给学生写作提供很好的示范。所以,教完这篇课文后,我布置了一个写作,让学生能模仿着写写这种演讲稿。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体会文中两个事例不同的侧重点是个难点。交响乐团演奏的事例,说明了协作的重要。后一事例,模拟火屋逃生实验,则说明能卓有成效地合作,必须心中想着别人,心中想着集体,有自我牺牲的精神。学生在经过点拨后才有所体会,教学时我还要深入浅出些。
板书
14、学会合作
统一目标
合作精神 取得成功
自我牺牲精神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