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一次抱母亲
教材简析:
《第一次抱母亲》是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一篇情感型课文。文章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为让护士换床单,抱起母亲时,才察觉母亲身体是那么轻,不由想起了母亲瘦弱的身体却肩负家庭沉重的负担,心里很难过,也很愧疚。一时,感恩的冲动促使我想抱一次母亲。于是,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让母亲入睡,结果却发现母亲的眼里流出了泪水。文章字里行间洋溢着母亲对子女的爱,更表达了儿子对母亲深深的感恩之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会5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理解重点词语“责怪、愧疚、翻山越岭、突发其想”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感知、交流,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私、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伟大的母亲,激发学生对母爱的报答,联系实际写几句心里话献给母亲。
教学重难点:
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体会伟大的母爱,激发学生对母亲的报答。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学习生字词,初步理解“责怪、愧疚、翻山越岭、突发其想”等词语;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过程:
一、导入
1.板书课题,读好课题。
题目三读:
第一次:说明次数是第一次
抱:不是扶、不是牵,而是抱
母亲:抱的对象是谁
2.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说说看。
3.第一次抱母亲,母亲是什么感受?抱母亲的人是什么感受?还有,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抱母亲?为什么要抱母亲?现在打开书,答案在书里,请翻到《第一次抱母亲》。
二、读好课文
1.学生自由读课文。
初读课文,遇到生字画下来,对照生字表中的拼音多读几遍。
2.检查学生自读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自读,指名读,齐读。
(2)通过课前预习,你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3)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师生共同评议,纠正。
三、初步感知课文。
1.自己先想一想,再与同桌交流。
2.全班交流,师生共同补充、纠正。
3.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认读生字词。
2.讨论:哪些字难写?关键笔画在哪儿?
3.练习,描红、仿写,师巡视指导。
五、布置作业:写生字词。
板书:
13 第一次抱母亲
谁 地点 时间
教学思考:
读题目时候通过三读课题,让学生了解到了不同的重音朗读可以表达不同的内涵,激发了学生读文的兴趣,这一点课堂上还是比较成功的。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通过感情朗读,理解文章大意,感悟母亲胸怀的无私、博大,激发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之情,并联系实际写几句心里话献给母亲。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二、研读课文
(一)研读1、2自然段
1.我第一次抱母亲时心中有什么感受?(心中难受)
2.文中有三个地方写到作者“没想到母亲这么轻”。你能从文中找出来吗?请用波浪线划下来。
3.学生交流汇报,相机出示三个“没想到”的句子。
4.概括三句话,课件出示:“我没想到母亲轻轻的,我没想到母亲这么轻,我没想到母亲用80多斤身体,去承受那么重的担子!”指导学生带着深深的愧疚之情读好这句话。
5.此时你的心情怎么样?(难过)“我”为什么而难过?(我太粗心,太不关心母亲。)
6.我为什么没想到母亲这么轻呢?静下心来,读读课文的第2自然段,思考这个问题。
7.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在我的记忆中……翻山越岭。”:
“翻山越岭”什么意思?
你能想象母亲翻山越岭时的情景吗?
母亲能停下来吗?(不能)这样的拉,这样的背,这样的挑着重担翻山越岭,只是一次吗?(年复一年)
8.我们已经长大了,可以干活了,但逢有重担,母亲总是自己来挑,这是为什么啊?(母亲爱我们,舍不得让我们干重活……)
9.母亲承受的重担仅仅是肩上100多斤的担子吗?她担子里面挑起的还有什么?(对子女的养育、家庭的责任……)
10.此时此刻,你能体会到“我”的心情吗?(难过,愧疚)难过的是什么?愧疚的是什么?(太不懂事,没帮母亲减轻负担。)
(二)研读3、4自然段。
1.护士怎么说的?
2.母亲的反应是什么?
3.指导朗读母亲的话:母亲笑了笑说:“提那些事干什么?哪个母亲不是这样过来的?”
4.听了母亲的话,护士是怎么做的?我又想做什么?
(三)研读第5自然段
1.我是怎样抱母亲的?
2.在我轻轻的摇动下,我以为母亲睡着了。可是,我忽然看见什么?
3.母亲流下了泪水,这是什么样的泪水?
4.指导朗读。
三、拓展表达
1.此时此刻,我们心中涌动着爱的暖流,有多少话想说出来,请把你心中的感动、感激、感怀写下来。可以对文中母亲说,可以对自己的母亲说,也可以对普天下所有的母亲说;可以是一句话、一句祝福、一句感谢、一个问候、一首诗……
2.学生交流作品。
板书:
13、(我)第一次抱母亲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教学思考:
母爱是伟大的,如何引导学生在字里行间中品味这份关爱,是本课的重点与难点。课堂中,通过对关键词句的体悟,对比以及拓展写话,将学生的一份情意表达出来。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基础,有部分学生还是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难以产生共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