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小学语文第十册《12 精读与略读》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0-04-06   点击:   来源:武进政平小学   录入者:戴晓燕

12   精读与略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读书的基本方法,学会精读与略读,努力取得最佳效果。

3、认识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逐步养成勤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略读,掌握略读的方法,增加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

知道灵活运用精读与略读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板书课题,让学生谈谈什么叫精读,什么叫略读?

二、指导自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按照常规的初读课文要求自己学习。

2)划给你感受深刻的句子,联系实际写批注。

2、学生自主学习

3、组织交流

1)根据第一个学习要求,你做了哪些工作?

引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概括每段段意;了解“一目十行”、“走马观花”词语的意思

2)你划出了哪些感受深刻的句子,写了哪些批注?

引导学生理解“精读”与“略读”;了解该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精读”和“略读”;让学生联系实际举举例子,该怎样进行“精读和略读”?

4、这篇文章是议论文,你能找出论点,并说说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呢?

三、引导重点学习

1、课文27节重点介绍了略读,精读与略读看似矛盾,实际上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正如最后小节说的(出示)

只要我们把精读的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指名读  你读懂了这个句子吗?说说你的理解)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了哪些收获。

四、布置作业

1、用精读略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三国演义》。准备在读书会上交流。

教后反思: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自学。但从汇报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够理想,学生的学习浮光掠影,不能深入和细致。这一方面是学生的内驱力不够,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学可能也需要一些激励措施,比如竞争啊、比赛啊。或者在学习的形式上要多样化些,如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