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精读与略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了解读书的基本方法,学会精读与略读,努力取得最佳效果。
3、认识读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并逐步养成勤阅读的习惯。
教学重点:
知道什么是略读,掌握略读的方法,增加语言积累。
教学难点:
知道灵活运用精读与略读
教学过程:
一、揭题,审题
板书课题,让学生谈谈什么叫精读,什么叫略读?
二、指导自读课文
1、出示自学要求:
(1)按照常规的初读课文要求自己学习。
(2)划给你感受深刻的句子,联系实际写批注。
2、学生自主学习
3、组织交流
(1)根据第一个学习要求,你做了哪些工作?
引导学生读通读顺课文;概括每段段意;了解“一目十行”、“走马观花”词语的意思
(2)你划出了哪些感受深刻的句子,写了哪些批注?
引导学生理解“精读”与“略读”;了解该在怎样的情况下进行“精读”和“略读”;让学生联系实际举举例子,该怎样进行“精读和略读”?
4、这篇文章是议论文,你能找出论点,并说说作者是怎样进行论证的呢?
三、引导重点学习
1、课文2~7节重点介绍了略读,精读与略读看似矛盾,实际上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正如最后小节说的(出示)
只要我们把精读的略读结合起来,就能取得最佳的读书效果。
(指名读 你读懂了这个句子吗?说说你的理解)
2、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了哪些收获。
四、布置作业
1、用精读略读相结合的方法,阅读《三国演义》。准备在读书会上交流。
教后反思:这是一篇独立阅读课文,所以在教学中主要让学生自学。但从汇报的情况来看,学生的学习情况不够理想,学生的学习浮光掠影,不能深入和细致。这一方面是学生的内驱力不够,另一方面,让学生自学可能也需要一些激励措施,比如竞争啊、比赛啊。或者在学习的形式上要多样化些,如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