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大作家的小老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精读课文,在品读中感受萧伯纳和蔼可亲、严于律己、谦虚和小姑娘天真可爱的人物形象。
3、从萧伯纳的话中懂得不能自夸、永远谦虚的道理,学会做人。
重点难点:
指导学生朗读感悟课文语言,从人物对话中体会文章内涵,感悟人物形象。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你能解释一下课题吗?“大作家”是谁?“小老师”是谁?为什么这么说?
二、自学课文。
导语:我们应该怎样来学习新课文呢?第一步做什么?
1、自读课文。
要求:画出生字词及不认识、不理解的词。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检查朗读情况。
(1)出示生字词。
(2)出示难读的句子。
3、第二步做什么?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
4、交流:你查到了或读懂了那些词语?
5、第三步做什么?反复朗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6、师生共同筛选问题。
三、学习第一部分。
1、思考、答问:
萧伯纳在莫斯科与一个小姑娘相遇后,为什么会和这个小姑娘“玩了好久”?
(萧伯纳十分喜欢这个孩子,萧伯纳童心未泯。)
这个孩子为什么让萧伯纳这么喜欢呢?
(“小姑娘白白胖胖,一对大眼睛很有神,头上扎着大红蝴蝶结,真是可爱极了。”)
2、小结:萧伯纳与小姑娘相遇,一起玩耍。
四、布置作业
1、朗读课文。
2、抄写词语。
教后记:新课程提出学习应以学生为主体,新基础教育也要求学生能通过老师的指导,学会自主学习。所以,我在语文课堂中实践怎样让学生有效的、自主地学习一些基础知识,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我在实践、探索着……
第二课时
一、读题导入
1、教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十课,齐读课题《大作家的小老师》。
2、文中的大作家是指谁?小老师呢?
教师:这节课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的语言文字,从这个小故事中去认识这位大作家、认识这位小姑娘。
二、读文解疑,弄清事情
(一)、学习第二部分(第二到四自然段)
1、思考、答问:
(1)临别时,萧伯纳对这个小姑娘说了怎样的话?
(“别忘了回去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
(2)萧伯纳称自己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反映了萧伯纳怎样的思想?
要点:得意。自以为了不起。有点瞧不起别人的意思。希望别人崇敬他。
(3)你是从课文哪里的描写中看出来的?
(“他暗想:当小姑娘知道跟自己玩的是一位世界大文豪时,一定会惊喜万分。”)
(4)小姑娘听了萧伯纳的话后,是怎样的反应?她是怎么说的?
(出乎预料的是,小姑娘竟学着萧伯纳的口吻说道:请你回去后告诉你妈妈,就说今天同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出乎预料”是什么意思?
出于谁的意料之外?
萧伯纳意料之中的应是什么?
小姑娘有没有“惊喜万分”?
小姑娘答话中用了一个“请”字,这个字你觉得用得好在什么地方?
小姑娘的话表现了她的什么意思?为什么?
(自己是人,萧伯纳也是人,同样是人, “大作家”又有什么了不起呢?)
小姑娘在自己的名字前为什么要郑重其事地加上“苏联小姑娘”?
(一种爱国之情。在她看来,你萧伯纳为自己是世界闻名的英国名作家而自豪,我也为自己是苏联小姑娘而自豪)
(5)萧伯纳听了小姑娘的话后有什么反应?
(萧伯纳听了,不觉为之一震,他马上意识到刚才太自夸了。)
“震”是什么意思?“为之一震”究竟是为什么而“震”?
“意识”是什么意思?
他意识到了什么?
(“刚才太自夸了”)
3、小结:
正因为这件事情使萧伯纳产生了震动,意识到在小姑娘面前太自夸了,所以才有后来的反思,才会认识到小姑娘娜塔莎是他的老师。
(二)、抓住“感触”,明白由来
1、指名朗读课文第三部分(第五自然段)。
2、思考、讨论:
(1)“感触”是什么意思?“深有感触’呢?
(小姑娘的话使萧伯纳深受刺激,使他的思想感情久久难以平静。)
(2)具体说说萧伯纳究竟有哪些“感触”?
(3)联系自身说说萧伯纳的话。
(4)萧伯纳“感触”中最后一点“这就是那位小姑娘给我的教育。她是我的老师。”除了给上文所写的事情作结外,在全文中还起了什么作用?
(三)、课件展示:名人名言:
三人行,必有我师。
骄傲使人落后,谦虚使人进步。
谦受益,满招损。
总结:同学们,生活中的老师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你细心去寻找,去发现,你一定会从各种老师身上学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而你也必将成为生活中一位优秀的“小老师”。
三、作业.
1、利用课外时间阅读肖伯纳的作品。
2、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10、大作家的小老师
不能自夸
平等相待 永远谦虚
教后记:刚刚上完《大作家的小老师》这一课,文中讲到萧伯纳说的话的时候,我让学生细细体会萧伯娜说话时的心情,很多学生提到了他比较的“骄傲”。随即,我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说说对课文中萧伯纳说的话的理解,学生们都能说到要谦虚。但是,我让学生认识到这一点的同时也没有忽视了萧伯纳的伟大,再结合名人名言,教育学生要勇于正视自己的缺点,不能自夸、永远谦虚,学会做人。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