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红豆、黄豆我来分》,了解主要内容及事情的前因后果。
2、借助习作要点讨论的提示,使学生懂得两点:一是习作内容源于生活,乐于体验生活、善于观察生活十分重要;二是记事要有顺序、有重点、写具体。
3、按照习作要求,写好一件自己在生活中新发现的事。
教学重点难点:把事情写得具体、有重点,同时言之有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课前,老师布置给了同学们两个题目,有收获了吗?
2、板书:生活中的新发现 让我们大家畅所欲言。
二、开拓思路,选好题材:
1、分组交流调查所得。教师巡视指导,还可以与学生共同交流。
2、指名回答,全班交流。
3、同学们的收获很丰富,自读习作的第一部分。
4、讨论:我们在生活中还有不少新发现呢,举例说说
5、学生自由说,老师在学生说的基础上进行归纳:
这些新的发现可能是关于自然现象的,如刚才说的风霜雨雪雷电等;也有关于新事物的;还有的是关于人的,说的都很好,说明你们留心观察周围事物。
6、引导回忆:你在最近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新发现?请选择你最感兴趣的事与同桌交流。
三、学习例文,迁移写法:
1、这儿有位同学也有个新发现,他写了下来,我们来读一读。
2、自读例文,读后思考:
1)奶奶要“我”做什么事?“我”是怎么做的?
(2)有什么新发现?
3、指名回答,补充。
4、按“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把例文分成三部分。
5、小作者是怎样按事情发展顺序具体写好“分豆”的?
6、引导归纳写法:(1)按事情发展顺序写;(2)一步一步写清事情经过中人物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
四、明确要求,练习写作:
1、齐读第三部分,这部分要求我们写什么呢?
2、明确写作注意点:
(1)写清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问题;
(2)写清用什么方法找到答案的?
(3)写清有什么新的发现?
3、先想想写什么,指名试说自己想写的事,师生共同评析。特别提醒学生:找答案时怎么想的、怎么做的,碰到了什么问题和怎么在探究中解决的。这些方面要详细说出来。
4、分小组交流,互相评析。
5、独立完成习作草稿。
教学反思:这节作文课感觉上得比较吃力。因为我把这篇习作作为第一篇,第一篇习作是寻找春天,其实春天还没有来到我们的身边,没有景色可以写。为了能让学生说真话,有话可说,我进行了调整。可能正因为这个原因,学生没哟心理准备,我也没有让他们回去预习,所以他们觉得找不到题材。后来我为了开阔学生的思路,有让他们说说,你们觉得哪些内容是新的,就写这些。学生总算会动笔了。所以我想,今后我要做好习作的准备工作,这样能事半功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我们都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如果你善于观察,一定会发现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和事情,并引起我们的思考。发现,就是要找出不同之处,思考,就是通过某种方法进行研究并找到答案。本次习作正是要求同学们把这样的过程记述下来。
二、评奖作文
(一)那么,我们可以从哪几个方面选材呢?
第一,可以探索科学奥秘。
第二,可以悟出生活哲理。许多平常小事中蕴含着人生哲理,比如成功人士其实总有不少失败的经历,想快速完成一件事反而手忙脚乱做不好,或是在反复实践中,发现了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等等。只要用心,就会感悟到生命的意义,生活的哲理,找到成功的路径。
第三,可以透视时代现象。每一个时代都有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有的令人欣喜,有的让人担忧。比如有不少富人宁愿罚款都要生二代,比如农民也学会了电脑上网,比如现在饭店餐桌上油腻食谱少了,粗粮蔬菜时兴了……这些现象与时代紧紧相连,读者也就感兴趣了。
有了好的选材,再把整个发现的过程生动细致、详略有致地描写出来,那么本次习作就成功了。
(二) 评奖学生的作文
1、把学生的作文(中等生)放在投影仪上,对着作文讲,指出应该怎样修改。
2、看一篇优秀习作。
三、学生修改,师巡视
按照要求修改,注意几点:
1、要写出自己独特的发现。
2、要写清自己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
3、要把动作、心理等描写细致。
4、注意不写标点和错别字。
四、修改的文章给老师过关
五、誊写
教学反思:作文评讲课,学生听得很认真。学生通过这节课,知道了文章首先是要选材好;其次,这篇习作是要让学生写清自己的发现和自己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让学生把文章写细致。经过修改,学生的文章有进步。今后,还是要认真上好这样的评奖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