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祁黄羊
教材简析:
课文主要讲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表现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崇高思想境界。全文课分为两个部分,第二部分是本课的重点,在举荐人才的过程中,用人物的对话来展开故事情节。抓住重点段,通过多形式的诵读和模拟现场采访,引导学生体会人物特点,加深对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精神的理解。教学难点是联系上下文,体会、理解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悼公所说话的意思。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会生字,体会词语意思;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
抓住祁黄羊的话,反复诵读,仔细体味,在读中学,在读中感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祁黄羊的公正
教学重难点:
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精神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借助拼音,读通、读顺课文,学习课文第一部分
过程:
一、揭题导入,介绍背景
1.板书课题,认读生字“祁”,指导书写“祁”
2.学生围绕课题质疑
3.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在哪个国家?相机介绍春秋战国,并教会学生计算年代方法
二、自读课文,理解层次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认清字形
2.检查自读情况
晋悼公 人选 举荐 慎重 兴亡
合适 召 慎重 中军尉
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祁黄羊 祁午 解狐
3.说课文叙述了祁黄羊的什么故事。
(1)本文写祁黄羊几次举荐人选? 从哪儿写到哪儿?
(2)他第一次举荐谁? 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
(3)他第二次举荐谁? 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
(4)默读全文,想一想全文可以分为几段,各段主要写的什么?
三、学习可谓第一段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段,你读懂了什么?
2.指名交流:
春秋战国时代的乱
中军尉职责的重大
悼公对祁黄羊的信任
四、指导书写生字。
五、作业
书写生字词
附板书:
9 祁黄羊
春秋战国乱悠悠
教学思考:
学生对时代背景了解不熟悉,更无法体会春秋战国时期的群雄纷争的场面,揭题后不得不借助课外阅读材料对学生的起步知识进行弥补,造成后半部分教学时间不够。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细读课文,通过祁黄羊两次举荐情况,体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意思
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课文讲了祁黄羊的哪些事?
2.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精读课文,触摸对话
1.自由朗读课文第2—7自然段,在描写人物对话时的神态的词语下面做上记号,想想人物此时的思想感情。
2.祁黄羊向悼公推荐了几个人,分别是谁?
3.抓住祁黄羊的两次对话,体会人物思想
第一次:
(1)抓“郑重”体会深思熟虑
(2)指名对话朗读,体会人物语气
第二次:
(1)抓“只有”、“想了想”、“又郑重”体会祁黄羊的万般无奈
(2)指名朗读体会
3.通过对话朗读,你体会到什么?
三、抓住中心,领悟精神
1.“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中的“外举不避仇”是什么意思?从课文中,我们知道说的是怎么一回事?
2.“内举不避亲”是什么意思?这又指的是怎么一回事?
3.什么叫“出以公心”?
4.如果你是解狐或祁午,你会想些什么?(当场写话训练)
5.你觉得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
6.小结:祁黄羊外举不避仇,真是个公私分明,心胸宽阔,不计前嫌的高尚之士。板书:不避仇
四、布置练习
1.把《祁黄羊》的故事讲给别人听
2.搜集“出以公心”的故事,举行一次故事会
附板书:
9 祁黄羊
解狐(仇人) 外举不避仇
两次推荐 出以公心
祁午(儿子) 内举不避亲
教学思考:
故事情节其实很简单,课堂上主要是抓文字的感悟,要求学生“朗读至字词”,通过一句话,理解文字的意思。本节课,学生的写话训练较扎实,能从不同的角度展开想象。
10 公仪休拒收礼物
教材简析:
这篇课文是个独幕剧,讲的是两千多年前鲁国的宰相公仪休拒收某大夫让管家送来的鲤鱼的故事。剧开头先写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方括号里主要交代人物活动情况。剧本主体是人物对话,叫台词。括号里交代的是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学会生字,体会词语意思;了解独幕剧的特点,能编排课本剧
2.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以读为主,以演为主感受公仪休清正廉洁的品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人物品质
教学重难点:
课本剧排演,体会公仪休品质
教学安排:
两课时(一课时为课本剧表演时间)
教学过程:
一、揭示新课
1.板书课题
2.读一读课文,看看合和我们平时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3.介绍剧本常识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
3.指名分角色读课文,师生评议。
4.讨论: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三、学习课文
1.自由读课文,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公仪休特别爱吃鱼?
2.公仪休是怎样拒收礼物的?
3.公仪休喜欢吃鱼,为什么拒收礼物?
四、指导写字
1.讨论书写要点。
2.范写“幕、鲁、宰”。
五、布置作业
按照课文内容,自己组合,编排课本剧
板书设计:
10、公仪休拒收礼物
(独幕剧)
爱吃鲤鱼
清正廉洁 以身作则
拒收鲤鱼
教学思考:
学生第一次接触剧本,兴趣浓厚,让学生编排课本剧过程中,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第二课时通过“演一演、评一评、比一比”的方式,让学生在表演中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人物品质。
练习 3
教学要求:
1.练习诵读《三国演义》的精彩片段,讲跟“三国”有关的故事
2.写好钢笔字
3.熟记八个词语。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安慰。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1)揭题“关云长温酒斩华雄”
(2)学生借助字典读通
(3)文中的关云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4)学生练习诵读
2.教学第二部分
(1)出示,指名读:空城计 苦肉计 夜走麦城 刮骨疗毒 过五关,斩六将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2)学生小组内讲故事
(3)每组派代表在讲台前讲故事
(4)学生评议
二、教学“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地读
2.同桌讨论每个词语的大概意思
3.同座位练习背诵。
三、教学“写好钢笔字”
1.引导学生读贴
2.教师指导
3.学生练习描红
教学思考:
学生读《三国演义》的很少,故事中仅有“空城计”“万事具备,只欠东风”等成语有些印象,其余基本要教师讲解。建议四年级下半学期要整本书阅读《三国演义》。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完成口语交际教学
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揭题:学会安慰
2.读题目要求,明确目标
二、个人练写
1.选择三个情境中的一个,练习书写
2.教师个别指导
3.小组合作相互练说
三、指名交流
1.指名上台表演,全班交流
2.学生评议
三、创设生活情境,融会贯通灵活交际
1.你有什么烦恼,说一说
2.指名学生安慰
3.教师点评
教学思考:
虽然是口语交际,但我还是安排学生先自由练习书写,这样是为了考虑让所有的学生能有参与练说的机会,很多学生在交流后,还进行了必要的修改。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