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第十二册语文《习作二》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0-03-30   点击:   来源:武进政平小学   录入者:陈小英

第十二册语文《习作二》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按“习作要求提示”选择和小伙伴之间发生的老师不知道的故事,自拟文题写下来。   

2、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  

3、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逐步养成多读多改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1、要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把内容写具体,情节写生动。  

2、能主动修改自己的习作,逐步养成多读多改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间 :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明确要求  

  学生回忆老师没在课堂时,同学们都做过些什么?在讨论过程中,要打消学生的顾虑,要鼓励学生说出真实情况。进而引入新课,揭示本次习作要求——写一写老师不在时,拟和小伙伴之间发生过的故事,无论是好事、趣事还是错事,都可以写下来。  

二、借助例画,探究写法。  

1、叙事要完整、具体,注意详略得当。  

  引导学生把握记叙文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尤其是事情的发展过程要一步一步的写清楚,让事情的每一个发展层次清楚的展现于读者眼前。借助例画来引导探究。  

1抓住整体观察例画,感知“面”的描述。组织学生讨论:画面上有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当时的情形怎样?  

2抓住局部观察例画,感知学习“点”的描写。从例画中选取一两位同学进行细致的观察,想一想,他们在做什么?  

2、写好人物的活动,插入必要的细节。  

1)选择特定的人物捕捉细节。  

2)插入突发事件添加细节。  

三、联系实际,交流体验。  

  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例画中描绘的场面学生一定也经历过,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一想,老师不在时,自己曾经扮演过怎样的角色,先小组交流,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交流时除了要抓住自己语言、动作、神态和心理活动,还要把其他同学的种种表现都描述出来。  

四、写法迁移,尝试习作  

在学生讨论交流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运用例画探究出的写法完成习作草稿。  

五、习作、修改  

1、继续完成习作草稿。  

2组织学生集体评议。  

3引导学生进行自改。  

4引导学生进行互改。  

将修改好的习作誊写到习作本上。  

教学反思:  

在这篇习作中同学们写得都很真实,能大胆地把老师不在教室时的场面写得具体、形象、生动,每个学生的调皮的一面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在了我眼前。在课中,我鼓励学生要说真话,老师不会批评你们的,这样你们的作文才会生动,所以学生在作文时都有话可说,而且细节描写也很细致。  

习作好的学生有:庄柠、徐锦、吴江炎、虞汇等  

建议1、有些同学的错别字比较多,平时写完了要多修改。  

   2、学生在围绕主题选材时,老师还要多指导。  

   

板书   

                           习作2  

写真实  

   写具体:动作、语言、神态、心理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