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第八册语文《11、永远的白衣战士》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0-03-30   点击:   来源:武进政平小学   录入者:赵小红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0个字只识不写。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娴熟”、“疲惫”、“身先士卒”、“声色俱厉”等词语。  

3、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4、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认真、仔细地朗读课文,体会、感受“白衣战士”——护士长叶欣临危不惧,身先士卒,舍己为人的崇高精神。  

2、找出课文中的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2003年春季,我们都曾经历过一场大规模抗击“非典”的战斗。课前,老师让大家回去做了调查,大家说说在那场战斗中,什么人作出的贡献最大?一些医务工作者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你了解他们的事迹吗?  

2、引出课题:永远的白衣战士  

3、围绕课题,说说你想了解什么?  

二、自学课文  

1、先把课后生字表中的生字读两遍,读准字音。  

2、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难读的地方多读两遍。  

3、读后在文中将所有带有生字的词语画出来,读一读,想想它们的意思。  

4、在不懂的词语上做上记号。提出自己的疑问。  

5、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指名朗读,正音。  

2、提出自己不懂的生字新词,相互讨论交流,读好相应的句子。  

3、按自然段指名朗读课文。  

1)相机纠正读错的字句。  

2)引导学生欣赏别人的朗读,学习借鉴,取长补短。  

3、默读课文,思考和讨论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人?什么事?  

四、理清文章脉络  

你能给课文分段吗?把课文分成四段。  

全班讨论交流。  

五、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指名读。  

2、说说哪个字比较难写,需要特别注意。  

3、教师范写:“咳”、“测”、“器”。  

4、学生在语文书上描红。  

五、布置作业  

1、在习字册上写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反思:  

这课我感觉上得比较吃力,一是学生没有认真预习,我课前忘了布置,二是课文本身比较长,文中写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距离,所以学生读起来比较困难,三是课文中有大量专业用语,影响学生的朗读。感觉这个第一课时上得不好。有一点好的,就是学生在理解词语的意思时,还是比较容易懂的,尤其是在语境中理解的方法,学生基本上已经掌握了。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默写生字词。  

2、指名朗读课文。  

二、精读课文  

(一)学习2——7自然段。  

1、教师深情地诵读第23自然段。  

2、出示自学要求,布置学生自学4——7自然段。  

1)课文中哪几个自然段详细描写了护士长叶欣的英雄事迹?找出来读一读。  

2)边读边想:这几段课文分别描写的是什么内容?用一两句话概括下来,写在各个段落后边。  

3)自己选一两个段落认真读一读,用“——”画出直接描写叶欣的行动或语言的句子,再想一想从这些语句中体会到了什么?(也可以在书上写下自己的体会)  

3、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4、组织学生交流。  

1)说说各自概括的重点段的内容。  

2)谈谈选读有关段落的体会。  

注意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身先士卒”、“疲惫”、“斩钉截铁”、“声色俱厉”等词语,通过理解这些词语,加深对人物崇高精神的感悟。根据学生交流过程中所选择的段落,适时地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交流,使学生受到崇高精神的熏陶和伟大人格的感染。  

5、指导学生说话。  

1)提出要求:默读课文,找出有关语句,说说护士长叶欣是怎样冒着“高风险”,进行“高强度”、“高效率”的抢救工作的。  

2)学生按要求默读课文,画出有关语句。  

3)交流。  

6、学习189三个自然段。  

1)指名学生朗读。  

2)说说这几个自然段分别告诉我们什么?又是怎样描写护士长叶欣的?这样描写有什么好处?  

3)齐读这三个自然段。  

7、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三、深化课题  

1、为什么说叶欣是“永远的白衣战士”?课题可不可以改为“永远的白衣天使”?  

2、小组讨论。  

3、交流。  

四、课外延伸  

1、收集介绍全国人民抗击“非典”情况的资料,搞一次展示活动。  

2、收集叶欣生平事迹的资料,补充阅读。  

教学反思:  

这课是谢晓丽老师来我班上的,她按照“新基础教育”的理念来上,用教结构用结构的方法来学习的。我班的学生有很多地方还有疑问,我又去上了半节课,主要解决了几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说叶欣留给人们的是永恒的微笑。我让学生通过联系第一自然段的内容,理解了首尾呼应的写法,再让学生练习课文内容,说说叶欣是怎样对待病人和同事的,来理解叶欣对病人的关心,对同事的爱护。她虽然死了,但她的音容笑貌永远留在人们的心中。二是,为什么说她是白衣战士。通过课文,学生找到了,因为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战场上,只有战士,没有天使。  

    听了谢老师的课,觉得自己的课比较关注的是学生,这是优点,我的缺点是,我对课的整体把握不是很在意,所以对课的结构把握得不是很好,所以,今后我要注意对自己改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