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册语文《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较为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3.能凭借具体语言材料,感知聂将军关心日本孤女是中日人民深厚友谊的体现,认识到中日友好是中日两国人民的共同愿望。
教学重点: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理解日本人民为什么称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
教学时间 :二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讲了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2、指名读课题,齐读课题(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3、师:聂将军就是聂荣臻(师板书,并顺便讲清生字“聂”和“臻”)(看书上图)这位就是聂荣臻将军。
4、交流搜集到的聂荣臻将军的资料。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1955年被授予元帅军衔。
5、介绍故事背景:1940年8月,我军打响了有名的“百团大战”,聂荣臻领导的晋察冀军区是参加部队之一。8月20日晚上10点,聂荣臻一声号令,中央纵队三团,在工人的配合下,扑向井胫车站,到21日黎明,就把矿区的日军全部消灭。本课中的两个日本小姑娘,就是三团一营战士在攻打井几煤矿时救出来的。
二、学习生词,初读课文:
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2、学习生词:
(1)出示:
惊恐 残忍 照料 至仁至义
无辜 和善 抚养 有始有终
小勺 拽着 聂荣臻
(2)指名读(要求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读,因为生词同样可以读出语感)——齐读
(3)理解词义:(按课文顺序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
残忍:凶恶、狠毒
无辜:辜,罪。没有罪的意思。(查字典)
照料:照顾、料理
惊恐:惊慌、恐惧
和善:和蔼,温和善良。
拽着:拉着(看图做动作)
至仁至义:至,最。最仁爱,最讲正义。
有始有终:指人做事能坚持到底。
抚养:爱护并教养(扶养:养活)
(理解完后,趁热打铁再一次带着自己的理解去读,甚至让学生能在读写聂将军的词语中,让学生说出自己心目中的聂将军的形象,用上上面的词语更好。3、指名分自然段读顺课文:(教师随时纠正字音。)
想想课文中哪几幅画面给你留下了印象?
4、生交流:板书:救出孤女
关心孤女
送别孤女
孤女感恩
5、生默读课文,根据小标题分段,并说说段意。
(生交流分段及段意)
6、学习文中几个生字、描红。
三、自读课文: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交流
四、作业:1、完成描红本
2、思考:课后习题4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写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太远了,于是我课前先让学生搜集聂荣臻将军的资料,然后在课上我让学生交流,同时我还介绍了故事背景。因此,学生在朗读课文时感觉很好。只是在分段时,学生有一些矛盾,后来经过讨论,学生们都理解了。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故事引入:
师:时光荏苒,时代巨变,又是25年过去了,当年的“小姑娘”生活得好吗?1972年,中日恢复外交关系,两国进入了新时期。1980年5月29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一位抗日老战士的文章《日本小姑娘,你在哪里?》,将这段故事公之于众,引起了热烈反响。日本媒体对聂将军在40年后还记挂着日本小姐妹十分感动,很快就找到当年的姐姐美穗子。就这样怀着激动与不安,美穗子全家在1980年7月10日坐上了飞往中国的航班,那天恰好是她44岁生日。美穗子万万没有想到,她在北京机场受到了“国家元首般的欢迎”。聂帅的女儿聂力对她说,“见到你很高兴,我父亲一直等着你的来访。送上我家里盛开的玫瑰”。美穗子百感交集,泣不成声;她也没有料到,在北京饭店,人们已经为她摆上了漂亮的生日蛋糕……将军救孤的美谈传开后,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信,日本人民称他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今天,再让我们回忆这段令人难忘历史,走进那段感人的时空中吧。
二、精读感悟,品味文本
(一)整体把握文本命脉
1、引导感知“活菩萨”。
2、朗读课文2至5自然段,看看哪些语句,哪些小节最能体现出聂将军是“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可以边读边画,做标记等。
3、交流合作
(二)师生对话,走进文本
1、师生交流,学生先读体现聂是“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的语句。
重点交流(不按顺序):
(1) 虽然敌人残忍……决不能伤害日本人民和他们的后代。” (教法设想:
指导学生真真实实地去读,然后问“你从这段话中读懂了什么?”以此来揭示聂将军的宽广胸襟。)
(2)“聂将军抱起不满周岁的小妹妹……她叫什么名字。” (教法设想:这句子以读代讲,如读好“抱”、“马上”等,感受聂将军的关心。)
(3)“开饭的时间到了……给她喂饭。” (教法设想同上)
(4)“第二天,他派人挑着两个……留着路上吃。” (教法同上)
(5)体会“中国人民决不以日本士兵及人民为仇敌……而奋斗到底…” (教法设想:从这段话中,我们知道了我们中国军队的(战争)原则是什么? “对敌人,侵略者狠狠打击,绝不留情,而对一些无辜的人民哪怕是被俘虏的敌,只要他们能与我们合作,放下枪,我们都能仁义地去对待。引导学生多读这句话,明白这也是我们国家以后与各国交往的原则。)
2、总结,升华
师:从刚刚大家所读的、所品的语句看,为什么日本人民要称聂将军为“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呢?
三、拓展延伸
1、写话练习
师: 40年后,已成为母亲的美穗子和她的家,专程从日本来到中国看望她的救命恩人聂将军,见面的情景十分感人。你能展开想象,描述一下当时的场景吗?
2、交流
3、师:聂将军将日本小姑娘照顾得如此周到,但现在有些日本右翼分子还把“东条英机”“松井石根”尊为“民族英雄”,在“靖国神社”大搞“祭拜”活动。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教学反思:
课堂上我紧紧抓住“日本人民为什么说聂将军是活菩萨,是中日友谊的使者?”这条主线,采用抓重点词句品读感悟、情境创设、合作探究等方法,层层推进,展开教学,力求实现“过程简单,方法灵活,体现知识生成”的课改理念,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学有所得。从课堂效果看,学生虽然读的并不是很理想,但在我的反复指导下,由原来的平淡无味,到后来的能够把握一定的轻重缓急,表达出心中的憎恨与同情,有所收获,我觉得目的已达到。
板书
7、聂将军与日本小姑娘
找奶
喂饭
聂将军 照相 “活菩萨”、“中日友谊的使者”
送归
放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