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二泉映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有志者,事竞成”。旨在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和敢于同逆境、命运抗争的精神,本课的学习不只是让学生了解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二泉映月》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习阿炳敢于与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2、学会本课19个生字,绿线中的10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月夜景色和由琴声联想《二泉映月》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并能选用部分词语写一段话,来描写自己所观察到的月夜景色。
4、通过朗读和背诵课文的训练,感受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学习他敢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
在第五自然段创设音乐情境,让学生在倾听、感受、朗读、感悟中深切理解语言文字的内涵,并能熟读成诵。
四、教学时间:2课时
五、教学准备
熟读课文,把文中的四字词语都划出来,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
第一课时
一、师生谈话,走进音乐
1、欣赏二胡曲《二泉映月》。
2、欣赏了这优美的音乐,能谈谈你的感受吗?
3、了解这首乐曲吗?(教师相机板书:二泉映月 阿炳 华彦钧)
4、阅读《拓展阅读》,了解阿炳的内容,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了解这些内容,你想说点什么吗?
5、关于“二泉映月”这首乐曲,你还想了解些什么?
二、检查预习,梳理结构
1、出示生字
月光如银 双目失明 委婉连绵
月光似水 卖艺度日 升腾跌宕
静影沉璧 经历坎坷 步步高昂
月光照水 热爱音乐 舒缓起伏
水波映月 向往光明 恬静激荡
2、谁有信心把它们都读准了?(指名一生读)
3、读得非常准确。他是横着读的,你还能怎么读?(竖着读)你为什么竖着读?
(第一行都是讲月亮、月光的。第二行是讲阿炳的生世的。第三行讲的是《二泉映月》的旋律。)
4、那么美的月光,你怎么读呢?(指名读第一行)第二行是讲阿炳的生世的,怎么读呢?谁来读?(指名读)谁能试着把《二泉映月》的旋律也读出美感来?(指名读)
5、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6、古人读书的方法:“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虽然要求高了点,但相信你们的预习水平,有信心把课文读好吗?
(分句读文章)
7、评价
8、理清段落层次
这篇文章和第8课都是写人的文章,有什么不同吗?(第8课围绕人物写了两个事例,而这一课就写了《二泉映月》的诞生过程)
第一段(第1—2自然段):叙写二泉的自然环境和小阿炳跟着师父前来赏月的情景。
(创作基础)
第二段(第3—4自然段):写历尽和人生磨难的阿炳又来到二泉边,他从淙淙的泉水声中似乎听到了许多声音。(创作契机)
第三段(第5—6自然段):写阿炳倾吐自己的情怀,创作出不朽的二胡名曲《二泉映月》。
(创作成功)
三、初步感知课文
1、回忆学习上一篇文章的学法:
围绕人物找出与之相关的句子,找出关键词,反复体会、想象,交流朗读。
2、今天,我们也运用这种方法来学习。
3、本文既写了阿炳,也写了这首乐曲,你用不同的符号划出相关的描写句子,圈出关键字体会、想象,写下批注。
4、学生开始学习,教师巡回了解情况。
四、布置作业
阅读《拓展阅读》,了解更多关于课文的背景资料。
抄写生字词
教后析: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对文本的写法方面的关注太少,钻研教材时应从单元的角度考虑、出发。
第二课时
一、回忆课文
1、听写词语
2、谁能说说本文的主要内容。
3、出声地把课文再读一遍。
二、品读课文
1、上节课你们已经自主学习了课文,今天我们就来交流交流。
学生汇报学习情况。(提醒学生按照音乐的发展来交流)
2、交流“起初,琴声……人生道路。”这一句群。
(1)读读这一句,读得还不够味,说明我们还没有完全走进阿炳的内心世界。那么,这段乐曲表达了阿炳怎样的内心世界呢?(学生读有关句子)
(2)品读“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这一小句。
A、找一找课文中描写二泉的句子读一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B、(美美地朗读这些优美的描写二泉的句子)阿炳从小就受到二泉优美景色的熏染,给他带来了创作的灵感。每每想起家乡优美的二泉,阿炳心里充满着怎样的情感?(赞叹、留恋)可现在,阿炳再也看不到了,心情怎样?(悲伤与痛苦)于是,在阿炳的手指间化作了这样音乐。(欣赏这部分音乐)
C、听着听着,音乐中不仅有二泉的美丽,还有什么?
(3)学生联系课文的内容读读另外两小句,看看自己能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什么。
(4)交流品读“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相机出示“他想起了……呐喊……”
你是联系哪些内容来读的?你读懂了什么?师父在阿炳的心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慈祥、善良、关心、教育)可是今天,阿炳再也看不到师父了,再也得不到师父的关心与疼爱了,想到这里,阿炳心里充满了怎样的情感?
联系上文或课外资料,谈谈阿炳走的是一条怎样的人生道路,了解到这些,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阿炳的生活?(穷困、苦难、不幸)
场景一:冬天,大雪纷飞,寒风刺骨,双目失明的阿炳是怎么卖艺的呢?
场景二:夏天,骄阳似火,烈日炎炎,阿炳是怎么卖艺的呢?
场景三:一天,阿炳生病了,烧到39、40度,浑身发抖,他又是怎么卖艺的呢?
阿炳小时候为什么听不到奇妙的声音,而现在却听到了叹息、哭泣、倾诉、呐喊,你知道为什么吗?
(6)能把这所有的情感化作声音读出来吗?(温柔、宁静、凄苦、向往、追忆、怀念)
6、交流“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无限向往。”这一句群。
(1)配乐过渡:想着,想着,阿炳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愤,音乐变得步步高昂,这段音乐又表达了阿炳怎样的内心世界?
(2)你想联系哪些内容来读这一句?你读懂了什么?
“生活的穷困和疾病的折磨,泯灭不了阿炳对音乐的热爱和对光明的向往,他多么希望有一天能过上安定幸福的生活啊!”想到这些,阿炳心里充满着一种对生活的热爱、一种对音乐的追求、一种对未来的向往。
三、理解曲子
1、播放《二泉映月》
此时此刻,我想,同学们听到的不仅是琴声,从这琴声中也一定听出了阿炳的心声。你听出了他怎样的心声呢?
3、你们都是阿炳的知音啊!那谁能伴着琴声来读好4、5自然段呢?自己先练习一下。期待大家最精彩的表现。
4、大家练得很认真。有信心读好的请举手。
5、多么动人心弦的琴声,多么优美感人的文字啊。让我们在心与心的交融中,用心来诵读这段话吧!(齐读)
6、一个双目失明的民间艺人,一个充满苦难的民间艺人,一个从小失去母爱的民间艺人,一个对未来充满渴望的民间艺人。他靠什么创造出伟大的作品?
7、什么支撑他?
8、这所有的苦难,没有泯灭阿炳心中的热爱。因为,(引读)“他爱……他爱……他爱……他爱……”(再读)
9、可以说,是音乐带给了他光明,是音乐带给了他安定幸福,是音乐安抚他孤寂的心灵。在这个世界上,充满苦难人生的人太多了。苦难本来给人们带来了什么?也许是悲痛、哀伤、哭泣。但是对一个命运的强者,对敢于和命运抗争的人来说,苦难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同学们,让我们像阿炳一样勇敢地面对苦难吧!
四、总结课文
1、这是一首千古绝唱,它曾在美国获得世界十大音乐经典作品之一的殊荣,还荣获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作品奖。我们应该自豪地说,阿炳是一位在中国音乐史上罕见的、走向世界的一个民族音乐家。
2、法国音乐家听到此曲后,曾赞叹这是东方音乐中最神秘的旋律了。多次亲自指挥这部作品演奏的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在第一次聆听这首乐曲时激动得流下了眼泪,他说:“这首乐曲太感动人了,像这样的乐曲应该跪下来听。”
3、我更想用这样一句话来表达对《二泉映月》的赞叹:“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板书)
4、读了这篇课文,此时此刻,你想对已经离开我们的阿炳说点什么吗?写下来,作为作业。
教后析:在本课中想象说话的过程中,学生说得非常好。于是,我便更加地感受到:课堂该多给学生创设展示自己的机会!另外,作为高年级的学生,我今后在课堂中该多让学生写写!在这堂课中,因为在练说的环节让学生多说了所以时间紧,没有很好地完成其他的教学,因此,在备课时还要考虑取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