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题材的课文,全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展开,把地球和火星既相似又有差异这一深奥而复杂的科学道理以“孪生兄弟”的表达方式展示在读者面前,既有趣,又亲切。通过本文的学习,要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科学研究的志向。这篇文章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读懂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弄明白把火星称为地球“孪生兄弟”的道理,并通过朗读来体会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把道理说清楚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课文了解“孪生兄弟”的意思。
4、能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火星是地球孪生兄弟的原因。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板书“孪生兄弟”,指名说说含义。逐步补全课题“地球的”、“火星”,简要说明地球与火星的关系。
2、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请同学们带者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带着以上问题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对生字所组成的词语在文中划下来,并联系上下文理解。
(3)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指名分句朗读课文
3、你划出了哪些生字词,读一读,并说说意思。
4、思考交流“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
5、既然是孪生兄弟,那么科学家作出了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课文围绕着这一个推测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三、精读课文
1、指导学生观看一组关于火星表面情况的图象,说出自己的观察所得。
2、那么地球上和火星上的水从哪里来得呢?
相机理解“彗星”和“陨石”。
3、过渡:火星与地球,同样是行星,环境相似,水的来源相似,“为什么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来,而且孕育出了生命;而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
(1)带着问题读课文,找出原因。
(2)指名交流,分析指导
原因: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
(3)找出具体描述的句子,读读,体会作者形象化的写法写出了气体脱离火星表面的过程。
如“大逃亡、裹挟着”赋予人的性格
4、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火星的表面留不住水,那么肯定就不存在生命了。你认为呢?科学家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引导读句理解“然而……”
5、可见,在没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可以证明之前,任何结论都不能武断(辨别“果断”)。科学的探究态度必须是严谨、一丝不苟的,来不得一丝马虎。
火星上生命的存在与否,这是个怎样的谜?你想知道吗?那么,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去探究吧。科学的大门正为你敞开着。
四、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1、再一次全面地述说“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
2、齐读全文,根据板书对内容进行整体回顾与把握。
五、布置作业
阅读《拓展阅读》,写好读书心得。
板书设计
6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相似处 同样……
有水和生命存在
差异处 水没能留住
生命生存?(谜)
教后反思:本文是一篇科学题材的文章,在教学前,我经过思考,决定用一课时学完,然后把空出来的时间把学生带到网站,开展“探科学奥秘 当阳光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对于这类科学题材的文章,我是定位在让学生了解丰富的科学知识这一角度上的,我认为课文只是一个引子,引导学生走入科学的殿堂的。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