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小学语文第十册《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0-03-16   点击:   来源:武进政平小学   录入者:戴晓燕

6、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科普题材的课文,全文围绕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展开,把地球和火星既相似又有差异这一深奥而复杂的科学道理以“孪生兄弟”的表达方式展示在读者面前,既有趣,又亲切。通过本文的学习,要激发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和培养科学研究的志向。这篇文章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引导学生真正读懂课文内容,展开想象,弄明白把火星称为地球“孪生兄弟”的道理,并通过朗读来体会课文是怎样一步一步把道理说清楚的。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结合课文了解“孪生兄弟”的意思。

4、能理清文章的叙述顺序,了解火星是地球孪生兄弟的原因。

教学时间: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师板书“孪生兄弟”,指名说说含义。逐步补全课题“地球的”、“火星”,简要说明地球与火星的关系。

  2、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请同学们带者问题自由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带着以上问题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2)对生字所组成的词语在文中划下来,并联系上下文理解。

  3)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2、指名分句朗读课文

    3、你划出了哪些生字词,读一读,并说说意思。

   4、思考交流“课文为什么把火星和地球称为孪生兄弟?”

   5、既然是孪生兄弟,那么科学家作出了推测,火星也和地球一样有水和生命存在。课文围绕着这一个推测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三、精读课文

1、指导学生观看一组关于火星表面情况的图象,说出自己的观察所得。

  2、那么地球上和火星上的水从哪里来得呢?

     相机理解“彗星”和“陨石”。

3、过渡:火星与地球,同样是行星,环境相似,水的来源相似,“为什么地球上的水不但能留下来,而且孕育出了生命;而火星上的水原本可能比地球还多,为什么没能留住呢?”

  (1)带着问题读课文,找出原因。

  (2)指名交流,分析指导

  原因:火星本身的致命缺陷:火星比地球小得多,对物体的吸引力也小得多。

  (3)找出具体描述的句子,读读,体会作者形象化的写法写出了气体脱离火星表面的过程。

      如“大逃亡、裹挟着”赋予人的性格

4、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的生命得以生生不息;火星的表面留不住水,那么肯定就不存在生命了。你认为呢?科学家又是怎么认为的呢?

     引导读句理解“然而……”

  5、可见,在没有充分的科学根据可以证明之前,任何结论都不能武断(辨别“果断”)。科学的探究态度必须是严谨、一丝不苟的,来不得一丝马虎。

  火星上生命的存在与否,这是个怎样的谜?你想知道吗?那么,请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努力去探究吧。科学的大门正为你敞开着。

  四、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1、再一次全面地述说“为什么说火星是地球的‘孪生兄弟’?”

  2、齐读全文,根据板书对内容进行整体回顾与把握。

五、布置作业

阅读《拓展阅读》,写好读书心得。

  板书设计

             6 火星—地球的“孪生兄弟”  

 

相似处   同样……

                    有水和生命存在

              差异处   水没能留住

                    生命生存?(谜)

教后反思:本文是一篇科学题材的文章,在教学前,我经过思考,决定用一课时学完,然后把空出来的时间把学生带到网站,开展“探科学奥秘  当阳光学生”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对于这类科学题材的文章,我是定位在让学生了解丰富的科学知识这一角度上的,我认为课文只是一个引子,引导学生走入科学的殿堂的。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