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第八册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0-03-12   点击:   来源:武进政平小学   录入者:赵小红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  

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  

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  

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  

来。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调动积累,揭示课题   

1、春天来了,你能背诵一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吗?  

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 全诗描写了江南  

春天的绮丽景色。  

3、谁能介绍一下作者?  

(杜牧,字牧之,今陕西省西安市人。二十六岁中进土曾做过幕僚,很不得志。他关心民生疾苦,在任地方官期间为人民做了一些好事。他和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 。 )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读出古诗的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 。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2)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  

“四百八十寺”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大致即可)   

三、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  

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  

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2、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  

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3、谁能读出江南的美?  

(二)后两行——怀古   

1、提问:诗歌的后两句还是描写江南春天的吗?   

2、学生默读后两句诗,体会一下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集体讨论(抒发了作者忧国忧民之情)   

4、教师小结:南朝统治者迷信佛教,广建佛寺,企图依靠神灵的庇护,永保江山稳固。可是时移世易,当年的四百八十寺,有多少楼台已经掩映在苍茫的烟雨之中了呢?   

5、作者为什么不直接写出自己的想法呢?  

(因为当时是封建社会,没有言论自由。如果作者直言不讳,很可能会惹祸,甚至会带来杀身之祸。只能用这种隐晦的手法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6、带着理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7、练习背诵古诗。   

四、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   

2、默写《江南春》。   

教后反思:这首诗的学习,学生对古诗中字词的理解没有什么难点。但是,由于诗歌中描写的年代久远,作者的写作背景比较复杂,所以学生对古诗的后两句比较难理解。老师讲解后,学生也许一时不能理解,但是今后随着年岁的增长,他们会懂的。  

第 二 课 时   

一、复习回顾,诗题导入   

1、背诵《江南春》,说说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  

2、师:这节课我们还要学习一首描写春天美丽景色的诗歌。  

(板书诗题:春日偶成)教师简介作者程颢。[程颢(1032-1085),北宋著名儒家学者。字伯淳,号明道。河南洛阳人。少年时曾与胞弟程颐同学于当时名儒周敦颐。嘉祐二年(1057年)登进士第。历官鄠县主簿、上元县主簿、泽州晋城令、太子中允、监察御史、监汝州酒税、镇宁军节度判官、宗宁寺丞等职。在政治下,他虽然坚决反对王安石新政,但并不成司马光等旧党官僚东山再起后对王安石集团贬逐无遗的政策。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因二程兄弟长期讲学于洛阳,故世称其学为“洛学”]   

二、自读古诗,疏通文字   

1、学生自由读《春日偶成》。(要求同前首)   

2、集体交流对诗歌的理解。   

1)指名提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互相启发。   

午天:中午时分。傍:靠着。余:他。  

2)边读边引导想象,逐句谈理解。   

    生逐句说说诗句的意思。  

3)师生小结:一、二句写景——云淡、风清、花红、柳绿,加上近午的阳光,长流的河水,多么自然有致的大好春景啊!三、四句抒情——生处这宜人的春色中,诗人完全陶醉了,可有谁知道他内心的快乐,甚至还以为他像少年人一样偷闲贪玩呢!   

三、反复品味,精读古诗     

1、学生自由读古诗,思考:从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程颢怎样的心情?  

你知道作者为什么会这么高兴吗?  

2、集体交流,通过诵读表达自己对诗歌内涵的理解。  

3、反复练读,熟读成诵。   

四、合作探究,拓展延伸  

1、学生再读两首古诗,思考:读了这两首写春景的古诗,你想到了什么?然后交流。(提倡引用诗中原句,学以致用。)   

2、你是否也看到过类似的春景?当时你是怎么想怎么做的?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并默写《春日偶成》。   

2、改写《春日偶成》。(将古诗变为白话文)     

教后反思:这首诗的教学感觉比较单调,字词的学习学生比较会说,诗句的意思学生不太会讲,古诗的意境学生体会得不好。学生对作者难得偷闲的快乐不太懂,我介绍了以后,学生就掌握了。在背诵诗歌时,学生很容易就背出来了,说明学生的背功还是挺好的。今后,古诗的教学要力求生动些,富有韵味。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