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1
教学目标:
1.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2.书写时注意写好捺画,并巩固笔顺规则。
3.熟记8个成语和记诵古诗《夏日田园杂兴》。
4.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一是让学生想说,二是让学生会说。
教学重、难点:
1、 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启发学生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2、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大致体会成语。
教学准备:
中国地图。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1.出示中国地图。(带学生到学校二楼东楼梯的中国地图前)
帮助学生对中国地图有一个整体认识,即中国地图像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鸡。
2.接着,借助地图了解我国有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少数民族自治区: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内蒙古
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学生回教室。)
3.了解有关内容
直辖市是由中央直接领导的城市,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是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地方。
4.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简称。
5.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二、理解有关各省、市、自治区的句子。
1.出示句子。
启发学生边读边想:通过刚才的学习,哪些原本不理解的内容现在理解了?
2.交流。
3.巩固对简称所代表的含义的认识,初步知晓我国几大地方戏的名称。
小结:恰当地运用简称能使语言表述更简洁。
三、学写钢笔字。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讲清本题的要求。
2、老师指导。
(1)出示卡片,齐读“遮、越、处”。
(2)指导观察:这三个字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应该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指名说。
(3)教师在黑板上的田字格里范写,学生自己观察,重点注意强调写好这几个字的捺。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仿影。要求:边写边想为什么原来捺要写成长捺并更陡些。
(2)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3)教师小结:“遮”字一捺走势平缓,是为了让下面的长捺托住,使字体紧凑好看。“越”字的一捺,比“遮”字要陡些,写起来就好看。“处”字的一捺更陡,是为了让并让下面的捺托住,使字体美观。
4、反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作品,进行表扬,指出学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教后记:由于学生对中国地图并不十分熟悉,因此学习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简称就一定会有困难。我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巨幅中国地图,带学生到室外的二楼东楼梯的中国地图前教学,学生换了学习环境,学习起来有了劲。我还教育学生在室外上课要注意纪律,更要认真听讲。上完后,我最大的感触是以后要带领学生们走出教室,学习的知识、掌握的能力远会比在教室里多。
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
1.熟记8个成语。
(1)结合第一单元的课文,《庐山的云雾》加以理解。
风云变换:像风云那样变动不定。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安。
气象万千:气象,景象。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
飘飘欲仙:漂浮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
(2)指导记忆。
2.背诵《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自由朗读《夏日田园杂兴》(其七)内容,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老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诗意。
(3)指名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
(4)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5)借助图画,学生尝试体会诗的大致意思与表现的情趣。
(6)老师小结:宋代诗人范成大用通俗的语言描绘了夏日农家昼夜耕种织布的忙碌景象,儿童不会帮助耕种织布,却在树阴下学种瓜的有趣情景。
(7)在学生了解诗意的基础上,熟读背诵。
(8)练习:学生自由读,同桌练习背诵。
(9)反馈:检查朗读和背诵情况。
3.积累
(1)收集有关描写自然界变化的成语。
(2)搜集其他《夏日田园杂兴》进行积累诵读。
二、口语交际。
1、谈话导入:今年的春节你是怎么过的?你知道过春节时,我们这里有什么习俗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
2、出示口语交际的题目——聊聊春节。
3、交流指导。
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聊天的形式进行口语交际,以一个放松的心态进行口语交际。
(1)结合书上的五幅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回忆春节期间美好的生活,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
(2)交流时说话的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
(三)练习。
学生先分小组介绍自己了解的春节习俗,老师巡视。
1、老师问:谁愿意上台说说春节习俗?
2、学生上台演示。
(1)学生先自己说。
(2)看书上的插图说。
(贴春联、全家观看“春节联欢会”、舞龙灯、吃年夜饭、给老人拜年)
3、师生点评。
板书设计:
练习1
聊聊春节
贴春联、全家观看“春节联欢会”、舞龙灯、吃年夜饭、给老人拜年
教后记:我在教学口语交际“聊聊春节”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所以,我在教学前播放《喜洋洋》乐曲,营造春节的喜庆气氛,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回忆,激活学生的表达欲望。课上,我给学生足够的时间练说,人人参与,个个是评委。在学生上台演示后,我与学生再指出问题,以便下个学生表现更好。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