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六册《长城和运河》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0-03-01   点击:   来源:武进政平小学   录入者:沈秋芳

1、长城和运河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她们的特点,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诗歌。

教学重点:  

了解关于长城和运河的史实,理解它们的特点。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爱祖国,爱人民的热情。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看地图“长城”“运河” )知道这是什么吗?

2、全名叫: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它们都是享誉世界的建筑奇迹。你们都了解长城和运河些什么吗?

3、今天我们就通过一首优美的诗歌来进一步了解感受。

二、初读指导

1、自学课文。

(1) 各自轻读课文,画出不理解,不认识的字词,说说课文是以什么为主线。

(2) 会读会写田字格中的生字.

(3) 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

2、教师检查纠正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帮助后进生自学。

3、检查自学效果。

(1)出示词语:

 驾驶 连绵起伏 曲折 蜿蜒   嘉峪关 谱写

 不朽   创造     奇迹 天堂 杭州 绸带

(2)指名逐个读这些词语。

(3)指名解释词语。

(4)齐读出示的生词。

(5)指导书写生字。

三、理清脉络

1、默读课文,看看诗歌的两部分都围绕“奇迹”讲了哪三个方面?

2、学生自学后讨论。

四、布置课堂作业

1、用钢笔描红。注意坐姿和握笔姿势。

2、观察文中长城的插图,用下面的词语写一段话。

  巨龙 连绵起伏 奇迹 曲折 蜿蜒

教后记:本课时教学中,我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还是不到位,学生有的词语意思还是不懂。我想在讲读课文时再联系具体语言环境深入讲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驾驶   曲折蜿蜒   嘉峪关   谱写   不朽   创造

2、男女分角色朗读课文的第一、二部分。要求比较一、二部分有什么共同之处。   

交流,介绍这种方法在诗歌中叫做“反复”。

二、了解长城的特点,指导美美地诵读

1、在作者的眼里,长城是怎样的?

1)像巨龙穿行在大地:在这句话中,“巨龙”是指什么?为什么用巨龙来比喻长城呢?(因为长城长)长城有多长?从东头的山海关,到西头的嘉峪关,全长6700千米,俗称万里长城。(出示长城示意图、及嘉峪关和山海关的图片)

2)为什么说像巨龙“穿行”大地呢?可不可以改为“爬行”(想想看,作者是在什么地方看长城?对,飞机上,穿行更生动)

3)穿行的大地间的长城,有什么特点呢?(连绵起伏、曲折蜿蜒)这“连绵起伏、曲折蜿蜒”是什么样的呢?(请看录像)

2、在我眼里,这是一和什么样的景象?(奇异)

看到这样奇异的景象,你的心情怎样?(兴奋、激动、)

带着这样的心情去读诗句的前六句。教师指导读,要读出惊奇,要读出对长城雄伟壮美的那种情感来。

三、了解长城的历史,理解“不朽”,指导深层次地感悟长城。

1、书上说“万里长城谱写了不朽的诗篇”实际上这万里长城是我们的祖先创造的,应该说是我们的祖先谱写了不朽的诗篇,而这诗篇就是万里长城。在这里说是“万里长城谱写诗篇”是一种拟人手法,课文为什么会说是不朽呢?你是怎样理解不朽的?

2、一段万里长城,就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啊!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我们的祖先就开始修筑长城,直到秦始皇的时候,才修筑了“万里长城”后来,历代皇帝都有修建,到了明朝,又修筑了从山海关到嘉峪关的明长城,这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长城。每一个朝代修筑长城,都流着我们祖先的血汗。

3、起初修筑长城,都是为了保护一方平安,可是历代的长城都没有起到保护的作用,秦始皇修筑了长城,结果没有延迟秦朝的灭亡;明朝修筑了长城,可是清明入山海关依然轻而是易举,“长城”浓缩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啊!

4、(万里长城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物化。每一块砖石,每一方泥土,都记录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万里长城是我们伟大祖国灿烂文化历史的缩影,是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自强不息的象征!)于是:长城成了一种精神,成了一种文化,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与象征,是巍然的一个民族的魂

四、了解运河的特点,指导美美地朗读

1、  看了这段录像,你有什么想说的话?如果说长城给你的是雄伟壮观,那么运河给你的是什么?(运河是美丽的)

2、  诗中是怎样描述的呢?“像绸带飘落大地,银光闪闪,伸向天边”在这儿,说运河是一条长长的绸带,你认为这样的比喻好吗?为什么?

3、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绸带?(闪光的绸带,水清澈而闪着银光。这是银光闪闪,如果是早晨,太阳映照水中,那便是什么?——金光闪闪)

4、指导读诗句,运河是美的,谁能读出这种美?

五、了解运河的历史,指导自豪地朗读

1、如果我告诉你们:京杭大运河全长1794千米,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人工运河,是苏伊士运河的16倍,巴拿马运河的33倍,纵贯南北,是我国第二条黄金水道(这第一条是长江)你会怎样想?

2、如果我告诉你,这运河的开凿,最早在春秋时,吴王就开凿了运河(邗沟),距今2500多年,到了隋朝的时候,开通了从杭州折络阳再到北京的运河,这运河比现在的运河不要长;我们现在的运河是元朝的时候修建的,你又作何感想呢?

3、如果我告诉你,现在的这条京杭大运河不仅是黄金水道,而且还是我国即将动工的南水北调工程最主要的河道,你又会作何感想?

4、是啊!我们的祖先多伟大啊!指导自豪地读诗。

六、尝试背诵全诗。作业布置:完成练习册。

板书设计:  

                    1、长城和运河

                  长城——连绵起伏 曲折蜿蜒(像巨龙)

               运河——银光闪闪 伸向天边(像绸带)

教后记:在教学过程中,我觉得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加强朗读训练,效果很好。我运用画面,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运用媒体,展现万里长城和大运河的壮丽景象、雄伟气势,帮助学生读出语气;运用音乐,烘托、渲染气氛,使学生的配乐朗读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表达诗意。我感到这堂课也有不足。在重视诗歌朗读的同时,对关键词语的理解不够重视。诗歌中字词深奥,学生不容易理解,这是我想在以后的诗歌教学重点研究的问题。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