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第八册语文《第一朵杏花》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0-02-26   点击:   来源:武进政平小学   录入者:赵小红

一、教学要求:  

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4、给课文分段,并说说段落大意。能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第一课时   

一、出示挂图,揭示课题   

1、出示教学挂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花?谁能看图说说杏花的样子?   

画上的三个人分别是谁?他们在讨论什么问题?   

2、读竺、桢”2个字,能读准字音即可。   

课前,同学们已经读了课外拓展阅读,谁能来介绍一下他?  

3、讨论第二题,相机板书课题:第一朵杏花   

过渡:为什么竺可桢爷爷要知道第一朵杏花是什么时候开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  

1、自由读课文   

讲清自读要求:   

1) 轻声自读课文两遍   

2) 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试着给课文分段。  

2、检查自学情况   

1) 出示生字词。  

读准。看字形“仰”、“皱”。  

2)理解词语意思。相机读好这句话。  

3) 指名朗读课文:每人读一节。  

师生共同纠正读错的地方。 相机读好。  

三、分段 ,概括段意。  

1、分段  

1) 按时间先后顺序,本文应该如何分成两段?   

2) 文章最后一个自然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能不能独立成一段?   

2、根据提示讨论分段。说说段意。   

第一段(1-5):竺可桢要知道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孩子不明白什么原因。   

第二段(6-15):第二年,在孩子的帮助下,竺可桢爷爷准确地记下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   

第三段(16):竺可桢爷爷通过长年精确观察,掌握了气候变化规律。   

四、学习第1---5 自然段)      

1. 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      

2. 讨论(学生可相互解答,教师只作点拨)。      

3. 指导朗读。      

4. 重点指导第3自然段,体会带点词的作用。  

出示投影片:是啊,杏花开了。说着,竺爷爷弯下腰来,习惯地问:你知道杏花是哪天开放的吗?(弯下腰来:说明竺爷爷平易近人和蔼可亲。习惯地问说明竺可桢在坚持长期物候观测的日子里养成了主动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5. 四人小组练读。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的话,一个读旁白,一个做评委。  6. 指名练读。    

五、指导书写生字   

1、注意点。   

2、学生用钢笔描红。  

六、布置作业   

1、了解竺可桢的事迹。  

 2、抄写生字新词。  

教后析:由于布置学生回去预习,学生预习得比较认真,所以在生字词的教学、课文的朗读上没有花费多少时间。在讨论分段的时候,让学生根据时间的不同来分段,段意的概括也没有什么问题。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抓住重点词句让学生体会到竺可桢爷爷对人的和蔼可亲,对科学的严谨认真,学生的朗读还是比较到位的。不足之处:时间的安排上还要再好好把握,让学生多读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3.学习竺可桢在科学研究中一丝不苟的态度,懂得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二.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句子,抓住学习中的疑点,边读边想,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谁能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要求完整、连贯、有条理。  

2. 课文写了竺可桢两次看杏花的情景,分别是什么时间?(一年前,一年后)  

一年前看杏花的情景,我们已经学习过了,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吧。  

(二)第二次(学习第6---15自然段)      

1.师述:一年前,孩子对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答不上来,带着竺爷爷的嘱托,一年后,孩子有答案了。文章第6自然段,作者用简洁优美的文笔,描绘了一幅春景图,谁来读读看。      

2.指名读,突出绿、皱、鼓等关键词。      

3.齐读      

4.重点放在对话朗读上      

1)读第一遍:自由轻声读,想想这是谁说的?帮它加个提示语。讨论之后,出示投影片。窗外一个小孩急切地叫道:竺爷爷!竺爷爷!竺爷爷()地问:什么事情呀?小孩子()地说:竺爷爷,杏花开啦!竺爷爷()地问:什么时候?小孩子()地说:刚才。竺爷爷()地问:是第一朵吗?小孩子()地说:是。      

2)读第二遍:同桌讨论,每一句该用怎样的语气读?指名说说,归纳答案:奇怪、高兴、激动、自豪、半信半疑、肯定。      

3)读第三遍:根据提示与读出语气,指导朗读。      

4)读第四遍:指名生一个读竺爷爷的话,一个读小孩子的话,其余读旁白。(7---14)      

5.师述:从同学们的朗读中,不难听出竺爷爷和小孩子都非常激动、非常兴奋。那老师不禁要问小孩子为什么高兴?竺爷爷为什么高兴?(小孩子是为自己终于完成了竺爷爷去年交给的任务而高兴,竺爷爷是为自己终于弄清了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时间而兴奋。)      

6.除了对话部分,你还可以从哪里看出?出示投影片,朗读体会带点词语的作用竺爷爷顷刻间象年轻了几十岁,立即兴冲冲地快步走到前院。      

7郑重什么意思?你从郑重地计下第一朵杏花开放的日子又体会到什么?(郑重的意思是严肃认真。从郑重地计下可以看出竺可桢对科学研究严谨、一丝不苟的态度。     [板书:一丝不苟]  

师述:是的,一丝不苟,竺爷爷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    

(三)看看人物对话。  

1、文章中有好几处人物对话,请大家再读一读,说说有哪几种不同的形式。  

2、从提示语和语言中,你能感受到什么?  

3、练习写人物对话。  

师和一学生对话,请生观察表情和动作。  

生练笔,师巡视。  

小结:在作文中,我们也要这样写好人物对话,让文章写得更好。  

四.点明中心(学习第16自然段)      

1.出示投影片:我需要的是精确的时间。搞科学研究,不能使用大概也许这些字眼,也不能用估计和推断来代替观察。      

2.自由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你怎样理解精确一词?(非常准确)能不能结合前文来说说。      

4.指导朗读      

5.竺爷爷作为一名物侯学家,他的成就是怎么得来的,你找到原因了没有?    6.小结:正如竺爷爷所说的,他正是通过长年的精确观察,才掌握了气候变花的规律。  

[板书:精确观察]师补充《竺可桢和自然日记》:竺可桢精确观察大自然:什么时候第一朵花开,第一声蛙鸣,第一次雷声,第一次落叶,第一次降霜,第一次下雨------他的笔记本是大自然的缩影。      

7.再读读竺爷爷的话,加深体会    

五.总结迁移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课文讲述了我国著名科学家竺可桢研究物候学的一个小故事,赞扬了竺可桢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说明只有通过精确、细致的观察,才能掌握事物变化的规律。    

 3.学了本文,你觉得应向竺爷爷学些什么?    

六.作业  

搜集有关竺可桢爷爷的故事,下一堂课交流。      

 [板书]      

第一朵杏花         

竺   

精确 观察       可         

             一 丝 不 苟   

教后反思:这堂课最大的收获是学生掌握了对话四种的方式。从看10-14自然段中没有提示语的对话,然后让学生加上对话。然后老师当堂演示一组对话,让学生有话可写。同时又不框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也可以写写其他的对话。从练笔本批出来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都掌握了四种方式,让人欣慰。最后一个自然段是文章的中心,我让学生练习课文内容说说自己的理解,同时补充了竺可桢爷爷的情况,让学生对竺可桢爷爷有了更全面地认识。改进之处:学完文章之后,应该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收获,让课文和生活实际练习起来,更重视人文性。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