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快速通道
低年级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发布时间:2018-06-28   点击:   来源:原创   录入者:吉璐敏
低年级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低年级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摘要】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要说就得去想。只有在课堂上的学生可以尽可能多地讲话,以促进学生思考更多,才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细心看。因此,抓住了“说”,就能促使学生多听、多看、多想。这样不仅利于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而且可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关键词】表达能力低年级学生培养

【正文】数学表达训练是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学习和运用数学的有效手段。因此,我们必须强调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帮助刚刚开始明确问题的学生成为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作为一名低年级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 “说”训练,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一、入手,培养孩子聆听的好习惯

小朋友具有很强的模仿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语言。如果学生能在课堂上听清楚的理解老师的提问和解释,那么学生定会由“听”转变到“愿意”。

例如,在教4+3+2=?时,师生通过共同探讨,老师先小结算理:先算4+3=7,再算7+2=9,所以4+3+2=9;接着让全班小朋友跟着老师一起说一遍;最后小朋友自己说,在学生能讲清4+3+2这道题算理的基础上,老师再出示类似的两道连加题让学生试讲,以达到巩固算理的目的。这样通过学生对老师的模仿,使学生掌握了连加的算理,为接下来学习连减与加减混合作了铺垫。正是由于学生的连加算理掌握得很好,“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所以怎么样”几乎成了孩子们在计算加、减两步式题时的“口头禅”,因而孩子们在学习连减及加减混合时便能运用自如,得心应手了。所以,要使学生会说,首先要让学生会听,只有听清楚老师的讲解,才会模仿老师把算理说正确,最终才能把知识学到手。

 、引导多读,从中感悟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的学习认真阅读是分不开的,数学阅读不仅是数学表达的语言工具,同时也是学生通过数学课本学习新的数学知识触发数学思维的先决条件无论是数学语言概念定理公式性质法则等,都是通过数学语言表达来实现的数学语言的准确性,结构的严密性绝不逊色于语文。学习相关的数学语言与符号,依据数学原理正确分析逻辑关系,才能真正的理解书本。同时数学有它的精确性,每个数学概念、符号、术语都有其精确的含义,没有含糊不清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结论对错分明,因此对于数学阅读要求认真细致,同时必须勤于思考。要想真正学好数学,使数学素质教育的目标得到落实,使学生不再感到数学难学,我觉得必须重视数学阅读,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书看得多的人,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相对比看得少的要好。同时这样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双主”教学思想。 
    、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想说的愿望 
    在课堂上,每个学生都应该机会说话并有发言的愿望。教师可采取个人独立说、同桌互相说、组内轮流说等形式激发学生“说”的兴趣。比如:说图意、说算理、说操作过程等。教师要经常演示教具,并为学生提供清晰的材料,帮助学生思考,理解掌握知识。通过这样的各种形式的训练,可以使每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才能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如在进行9加几的学习时,老师刚出示例题,有的学生就叫起来:9+7=169+9=18……此时,你千万不要以为孩子们都会了,因为知道答案的都是有基础的学生,而那些没学过的学生则一无所知。另外,即使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理解水平也是不一样的:其中有一些在算理上是清楚的而另一些则仅是形式上会出答案而已,但他们对于具体的思考过程计算方法并不是很清楚。于是老师问那些能说出答案的学生:“你们是怎么算出9+7=16的,你能当一回小老师说给其他同学听听吗?”这就促使他们不得不下心来考虑如何解释,从而重新思考9加几相关知识。而对那些还不会计算9加几的学生,教师则引导:“其他小朋友都知道了这么多加法算式,你们可不能输给他们,赶紧想办法试试看。”这样,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全部调动起来。之后,老师再请小老师谈谈自己的计算和算法,其他同学进行验证补充,学生在思想碰撞中学习知识,获得积极成功的经验

数学课上,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培训机会,以便学生表达自己的意见只要学生讲的好,讲清楚,不重复,就必须给他们肯定和赞扬,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发言积极性。他们会一个比一个说得好,一个比一个愿意说,课堂气氛就活跃了。只有这样经过低年级到高年级长期的训练,才能使学生在提高口头表达能力的同时,数学思维也得到充分的发展。

四、方法引领,提高学生说的能力

数学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它要求用词精确,简练,具有逻辑性强的特征。实际上,对学生进行语言规范化训练的过程是对学生思维过程的培养,因此加强对学生数学语言规范化的训练是很有必要的。我们不仅要让学生回答“怎么”“是多少”,还要让学生按照顺序说并且要完整,大家都会说,这是一非常不容易的事情。因为数学其他学科之间的显著差异在于数学学科充满着符号、图形和图像。它们按照一定的规则表达数学意义、交流数学思想。这些符号、图形和图像就是数学语言,这和自然语言是截然不同。教师首先必须规范自己的数学语言,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说数学的能力,让学生正确理解数学语言,准确运用数学语言进行有效的解决和交流

例如,在教学看图列式时,先让学生仔细看图,用三句话说出图意,也就是图中告诉我们的是哪两个条件,问题是什么,然后讲用什么方法来计算,为什么这样,最后再列式解答。这种训练不仅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陷,而且有利于发现整个表达过程中学生的语言是否规范。着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后期学习过程中对概念、性质、公式的学习。只有从一年级起就重视对学生数学语言规程化的训练,经过较长时间的锻炼,才能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数学的思想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切实做到学以致用。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学生把思维说出来,会有一种愉悦的感觉,也是自我表现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 
  总之,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见成效的,它必须经过教师的长期持之以恒的训练才能得以提高。数学语言是非常严谨的,数学思维往往是借助数学语言进行的,培养学生学会说数学,让学生在说数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语言是思维的结果,要说就得去想。课堂上只有让学生尽量多说,才能促进学生多想;要会想,想得出,想得好,就得认真听、细心看。因此,抓住了“说”,就能促使学生多听、多看、多想。这样不仅利于学生掌握数学基础知识,而且可以提高他们分析问题、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

 

【参考文献】

1】科学咨询2009年22期

2《南北桥》2015年12期

3大观周刊2013年13期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政平小学    苏ICP备05086717号-1
    地址:常州市武进区政平街 电话:0519 - 86254570 邮编:213173
    技术支持:常州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