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使我深刻体会到,规范小学生的数学语言,不仅直接影响学生当前的学习,而且对今后的学习乃至工作都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那在小学阶段应该如何在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呢?
一、在口头表达中发展数学语言
作为教师的我们常常能够感觉到一些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是正确的、高效的,但其他听众,包括教师在听完学生的表达后却一头雾水,不知所云。这些情况说明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问题已经影响了学生学习的质量。数学语言有着简洁性、条理性、抽象性、精确性等学科特点,与学前生活中的对话语言有着很大的区别。新的发展需要与学生原有的表达水平产生矛盾,这就使数学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成为数学学习的必然。
二、在倾听中模仿规范的数学语言
听要入耳,如果听而不闻,等于没听。学生听讲时要边听边想边记忆,在听教师口述过程中规范数学语言。不仅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解,还要认真听同学们的发言,并能听出别人发言中不规范语言。为了考查和训练学生“倾听”的能力,可以组织如下练习:(1)教师口述题目,学生直接写出得数;(2)教师口述应用题,学生说出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这类练习,可以训练学生集中注意力,边听边想边记,也培养了学生规范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教师的教学语言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低年级的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的数学语言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数学语言,这就要求教师语言规范,用词恰当,简明扼要。对概念陈述时要准确规范,合乎逻辑,对解题思路的论述要有理有据,为学生做出榜样,并要求他们认真倾听,给其模仿、表达的机会。只有在认真倾听的前提下,才能有效地模仿数学语言。
三、在动手操作中强化数学语言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经常要使用教具先进行演示,再让学生边自己动手操作,边用语言讲述过程,用语言表达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的语言表达过程反映的是学生的思维过程,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可以提高学生思维的逻辑性、灵活性、准确性,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对小学生进行语言表达能力训练,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等方面都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总之,学生数学语言能力主要是在老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因此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学为中心,以学为主,以教为辅,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同时关注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提高。
![]() ![]() |